2)第二百六十九章 参观与合作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两个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集团将美国作为主要的出口对象,大部分生产出来的汽车都被销往了美国。

  另一个原因就比较简单了。

  单独一家汽车厂的产量,比全球所有汽车厂产量加起来还多?这么看的话似乎的确有些吓人,如果再加上夸张的销量,那么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一些贸易壁垒也就不可避免。

  问题是严绍生产汽车的零件几乎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也就是说。严绍是在用美国的零件来生产汽车,而他生产了多少汽车,也就等于是养活了多少工厂与美国工人…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已经算是一种共生关系,如果美国政府向办法对付严绍的话,那么严绍每减少1%的汽车产量,在美国都要有不少的工厂破产,工人失业…

  这种情况下,你叫美国政府怎么制裁严绍?

  别说是制裁了,就是稍微多加一些关税,都会让不少替严绍服务的工厂站出来群起反对,这也让许多美国本土的汽车公司感到苦恼。

  没办法,谁叫资本家大多都是些不管国家利益的生物呢,虽然也不是没有爱国的资本家,但是对大部分的资本家来说,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虽说本国企业的确比较亲近,但是严绍一家的产能已经比美国全国的两倍都要多,这种情况下那些工厂自然懂得应该亲近谁。

  不过与美国那边相比,欧洲的情况就比较麻烦了。

  因为工厂所需的零件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也就是说和欧洲这边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就算有,也只是出口关系,也就是说,严绍只是单纯的把组装出来的汽车卖到欧洲而已…

  这种情况,你叫欧洲那边如何能忍?

  只是现在毕竟是自由贸易的时代,再加上欧洲的国家实在是太多了,虽然出口到欧洲的汽车不少,但是分散到每个国家后,数量就变得不是很起眼了,而且现在的欧洲已经被分成了两个阵营,这些欧洲国家根本联合不起来,种种情况之下,自然也就没办法对严绍采取什么措施。

  虽说如此,但是毕竟还是有些影响的,所以虽然欧洲市场未必就比美国市场小,但是对欧洲的销售却始终不如美国。

  而在欧洲,市场也是分等级的,英国、法国、德国这三大强国,无疑就是最顶端的存在。

  尤其是法国,严绍穿越过来的第一站就是法国,赚到的第一笔桶金也是在法国,爱上的第一个女人同样是法国人,理所当然的,对法国的汽车销售也就成了最火爆的。

  尤其是在马赛,这个时候塔里斯夫妇虽然还在经营着报社和杂志社,但对他们来说这已经纯粹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兴趣。他们真正的行业已经成为了汽车经销商。得益于过去的交情,塔里斯夫妇可以从严绍这里以比其他人低许多的价格得到相当数量的份额,也是凭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