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章 事后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又怎么可能不站出来呢…

  只是对于眼前这个人…

  虽然是眼前的这个人搜集到的证据,并且为他创造的有利形势。在夺取上海的过程中更是出力不少,只是他对眼前这个人却一点也不敢放心,只是能感觉得到他背后的那个组织恐怕所谋甚远…

  似乎是看出了李燮和心底的顾忌,彭山微微一笑。

  上海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同样。上海无论是在同盟会的手里还是在袁世凯的手里对严绍都不是一件好事。

  同盟会之所以能够成为仅次于北洋的第二大势力凭的是什么?一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声望,二就是其所拥有的庞大实力。

  虽然现在中国的革命组织不少,但是在许多国人的眼里同盟会却成了革命党的代名词,而能变成这样就是凭着过去多年的积累。

  也是因为这种积累,使得南方许多光复的省份都成了同盟会的地盘,就算是在不少立宪派或者是前清官僚做都督的省份,同盟会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利用陶成章的事情,正好可以使严绍对同盟会的势力进行一番削弱。

  无论是在影响上,或者是在实力上。

  影响自不必说,谋杀光复会领袖,这种事情对同盟会声望的打击绝对是巨大的。而上海虽然从地图上看仅仅只是一个小点,但意义之重却绝不亚于寻常省份,陈其美的去职对严绍来说自然是件好事,可如果最后沪军都督的位置还是落在了同盟会的手里,那严绍的这件事就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或者更糟,最后落在袁世凯的手里。

  当初严绍提出了军政、训政和宪政这三个阶段,如今已经正式进入军政阶段,也就是扫平所有地方上的军阀。

  而袁世凯的北洋显然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军阀,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才是严绍真正的对手。毕竟同盟会虽然势力庞大,但是龙蛇混杂,基本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团结可言,与之相比北洋就显得团结许多,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受前清影响太大,显得有些暮气沉沉…

  对于这么一个势力,若是上海落入了北洋的手中,那对其的增益可是很大的,事实上北洋也不可能任凭上海继续在同盟会的手里。毕竟在这时的袁世凯看来,同盟会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不过若是上海最后落在了光复会的手里,且因为陶成章和陈其美的事情使得光复会和同盟会产生了很大的矛盾,那么许多事情恐怕就有了其他的变化,至少袁世凯不会那么着急的想把上海攥在自己手里,这也就有了严绍施展的空间…

  再加上安徽毕竟处于长江内部,对外的联系很多地方都需要上海,他和李燮和之间在未来也有许多合作的空间。

  不过至少在当前,严绍还不打算把自己的身份告知李燮和。

  虽然在上海的事情中严绍帮了李燮和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