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摸河蚌_你好,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碎柴火,最好的是用麦鱼子,也就是小麦脱下来的外壳,带着麦芒,形状像小鱼儿。

  这月份还没收小麦呢,就算是收了,也没那么多麦鱼子。

  大伙就从甸子上打了一捆捆的干草,用铡刀切成寸断,掺和到黄土里,增加拉力。

  这样弄出来的土坯,比较结实,也扛得住风吹雨打。

  和泥的时候,不少人都穿着齐膝高的大靴子,在泥水里使劲踹,这样才能匀乎。

  然后就用大铁锹,铲起一锹锹的泥水,来回翻个,最后攒成一个大泥堆备用。

  这会儿还不能马上使用,最少也得放置一宿,泥水调和,黏黏糊糊的,才可以用来脱坯。

  脱坯也有专用的工具,一个只有四个边框钉在一起的坯模子。

  把坯模子放置在平地上,端着泥倒在里边,表面再用泥板子抹两下,然后轻轻向上抽出坯模子,一块长条形的土坯就制好了,阴干之后,就可以使用。

  所以,脱坯也可以叫做拓坯。

  这活儿,绝对是又累又脏。不过大伙干得倒是挺起劲,因为大棚给他们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希望。

  干到晌午,刘青山带着一身泥点子回家,刚要冲个澡,发现围成的简易棚子里,发出哗哗的水声。

  他连忙趴着窗户,问屋里正放桌子的山杏,原来是大姐在里面洗澡呢。

  于是刘青山就简单涮涮手脸,准备吃完饭,去天然大澡堂子泡泡。

  如今正是八月份,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河水被晒得热乎乎的,洗澡最舒服了。

  午饭是炖的豆角,虽然没有肉,但是放了荤油,豆角表面油汪汪的起了小油泡,很有食欲。

  至于主食,也很不错,是炖豆角的时候,在上面蒸的大烀饼,这玩意俗称“豆角盖被”。

  尤其是贴在锅边的那一圈,都烙出了金灿灿的锅巴,还沾着菜汤,最香啦。

  刘青山给四凤和山杏各自掰了一块带锅巴的,然后朝着地桌上伏案的高文学喊了一声:“大姐夫,吃饭啦!”

  高文学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钢笔,吃饭的时候,嘴里还唠唠叨叨的,跟刘青山商量着剧情。

  刘青山具体写作不行,但是思路广啊,还真提了不少建议。

  两个人正说着呢,就听到一个怯怯的声音响起:“大姐夫,三哥,俺以后也要上学,考大学。”

  是山杏,小家伙一直也听着呢,因为她知道,这本书就是大姐夫写给她的。

  刘青山摸摸她的小脑瓜,又给她掰了一块沾着菜汤的烀饼:“对,咱家山杏最有志气,肯定能考上大学。”

  “那我要和山杏一起上大学。”小老四也不甘寂寞,举起小手。

  “那你们要好好学习,过几天,就该上一年级了。”

  刘青山宠溺地望着两个小丫头,心里盘算着:过几天还得去一趟公社或者县里,买两套文具才行。

  两个小丫头吃饱了,就拉着小手去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