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九章 菜篮子工程启动_你好,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把板油清洗干净,切成一条条的大块儿,扔到锅里慢慢熬。

  当然,也可以少放一些盐,熬出来的油滋啦更好吃。

  而且盐也有防腐作用,免得到了夏天热的时候,荤油坛子里面的大油变质,俗称哈喇味儿。

  这时候的荤油坛子,可是家家户户的宝贝,一年到头,就指望着这点油星儿呢。

  另外还有一项功用,要是家里的孩子,老大不小的了,还找不到对象。

  当父母的,就会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晚上,支使这孩子去搬荤油坛子,意思是“动婚啦”。

  熬了一个多小时,锅里的水分渐渐被熬干之后,油渣也变成金黄色,就可以用勺子把荤油舀出来。

  这时候可千万不能直接舀进坛子里,温度太高,坛子会渗油的。

  要先舀到搪瓷盆子里,晾一下,在凝固之前,倒进坛子里就行。

  刘银凤又切了两棵酸菜,借着油锅,炒了个酸菜粉。

  屋里那边,刘青山也把血肠煮好了,晚饭就正式开始。

  血肠鲜嫩,王教授夹了一片,颤巍巍的,蘸点蒜泥,吃得他一个劲点头:“哈哈,味道正,在城里可吃不到这个味儿。”

  桌上还有一盘子油滋啦,这个最解馋了,不过最好不要多吃,肚子里没油水的人,冷不丁吃多了,瞧着遭罪吧。

  除了这些菜之外,还有一个黑木耳炒白菜片,也很受王教授老两口的欢迎。

  尤其是黑木耳,吃起来嘎吱嘎吱的。

  “城里偶尔也有黑木耳卖,不过价钱死贵死贵的,一斤要七、八块呢。。”

  王奶奶嘴里念叨着,这个价格,在当时确实是高价,一个月才赚多少钱啊?

  “这么贵?”

  刘青山有点纳闷,他们县里的土产公司收购干木耳,也就两三块钱一斤。

  一般说来,十斤鲜木耳,能出一斤干木耳就不错了,要是晾晒不好,还会腐烂变质。

  所以山里虽然不少野生的木耳,但是大伙采摘的热情却并不高。

  刘青山前几次进城,也都带点山货,想要寻找销售渠道,不过在这个国营为主的时代,渠道哪有那么好建立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黑木耳种植,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业,这个是经过证明的。

  所以在吃过饭之后,刘青山就把王爷爷给拉进大棚里面。

  “小山子,咱们夹皮沟的大棚,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啊。”

  王教授看着大棚内郁郁葱葱的景象,也颇为欣慰。

  当暑假的时候,刘士奎领着刘青山去他家,刘青山说是夹皮沟要搞塑料大棚的时候,他可想不到能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等到今年入冬,我准备领着学生来夹皮沟实地考察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嘛。”

  王教授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那好啊,王爷爷您啥时候来,俺们都欢迎。”

  刘青山当然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而王教授所在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