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四章 不容染指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台电炉的技龗术,只相当于日本60年代中期的水平。”

  秦海笑道:“事实上,这台电炉的确是我们厂60年代末期置办的。不过,我们最近对这台电炉进行了技龗术改造。改进了测温、吹氧等部分,冶炼出来的钢材完全能够达到工艺要求。”

  “了不起。能够用简陋的设备达到这样高的工艺要求,需要有非常高明的工艺设计以及极其优秀的工人。我相信,这两条贵厂都已经具备了。”岸田邦夫说道。他是一个内行。深知工业生产中的各种门道,看到这样的现场。再听秦海一解说,他就知龗道,青锋农机厂的确是有高人,能够生产出与日产刀片相媲美的产品,也并不奇怪。

  秦海道:“我们还学习了贵国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这对于我们提高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贵国是我们的老师。”

  “其实,我们日本人在质量管理方面能够取得一些经验,也是得益于戴明先生的指点。”岸田邦夫说道。

  两个人都是技龗术高手,他们边走边聊,并不需要太多的废话,就已经把需要交流的信息都传递出龗去了。宁中英和外事办那位小刘跟在他们俩的身后,听着他们交谈,想插话都插不进去。尤其是那位小刘,压根就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干着急却又没有办法。

  “宁厂长,岸田先生说的戴明,是你们厂的工程师吗?”小刘小声对宁中英问道。

  “好像是个外国人吧……”宁中英不确信地说道。国内全面推广日本的质量管理经验的时候,宁中英正处于退居二线的时期,所以对质量管理中的有关概念并不熟悉,自然也不知龗道戴明是何许人也。不过,他好歹知龗道,此君肯定不是中国人。

  “秦海同志向外宾说的这些内容,没有泄密吧?”小刘又问道。

  宁中英道:“没有泄密。小秦介绍的内容,都是我们厂务会认真审核过的,哪些可以说,哪些不可以说,小秦非常有分寸,小刘同志就放心吧。”

  “唉,早知如此,应该找个懂技龗术的人过来陪外宾,我根本就搞不懂你们这摊事情……”小刘唉声叹气地说道。

  说话间,秦海已经带着岸田邦夫参观完了铸造车间和金工车间,来到了临时搭建的热处理车间门外。

  与此前建起的材料实验室相同,热处理车间现在也还只是一个工棚而已。在工棚的旁边,新车间的地基已经挖好,正在浇筑水泥。由于缺乏施工机械,所有的建设工作都是由建筑工人手工完成的,所以进度缓慢,这一座单层厂房要建起来,起码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日本在昭和30年到昭和40年期间,也是这个样子。”岸田邦夫深有感触地对秦海说道,“中国现在看起来还比较落后,但我对你们很有信心。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