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9章重定分封有利于扩张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管生没生孩子,反正顶多待到二十来岁,亲王总归是要去地方就藩的。

  到那个时候,朱见济就需要给他们安排封地,赐予大量的田土和特权。

  这对于朱见济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大明的土地兼并问题其实还没有被完全解决。

  清田理户到现在还忙得整个户部跟地方官府团团转,而这,只是推倒了一些侵占了官田的地主们带来的影响。

  官僚、宗室,还有各种势力,仍旧盘踞在地方。

  此前的考成官员绩效、革除底层宗室的爵位待遇,其实只是隔靴搔痒,没有真的痛下杀手。

  人头,滚的还不够。

  不过没关系,

  这些人是朱见济以后会下手的目标。

  既然注定要清除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再安排新的亲王去地方给自己扩大对立面了。

  反正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必须全部归于朝廷管控之下。

  私人的确可以占有一定量的田亩,但绝对不能膨胀到和朝廷作对的地步。

  所以沂王、荣王这些还没有选好封地就藩的王爷,又该如何呢?

  朱见济身为民间交口称赞的“仁德之君”,可不会亏待自己的堂兄弟!

  于是他不用多想,就决定对他们进行“实封”,把他们安排到大明以后开拓的地方上去。

  所谓“实封”,便是如同西周时期大封诸侯一样,将一地的军政财管理,全都交给当地的封君,但仍保留中央对地方的名义统治权。

  这样的做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巩固新政权的统治,并且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

  要知道,在西周初期,“中国”的范围差不多就在黄河一带,连秦楚齐等国都被视为边缘国家,蛮夷杂种。

  可后来呢?

  秦国于西并国十二,楚国于南大启群蛮,这些地方的土著慢慢的,就融入华夏族了。

  分封制度,这是推广文明的一种极好办法!

  而与之匹配的宗法制度,则是会让诸封国之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也难怪后人不断称赞周公。

  以当时的智慧能想出分封和宗法并行的法子,他不当圣人才怪!

  相对的,现在的册封基本算作“虚封”。

  除了可以享受到当地民户的供养,合法的吸血国家财产,亲王对自己藩国之内的行政军务根本没有插手余地,时不时还得被当地官员弹劾作风问题,能轻易的被解决掉。

  至于宗室实封会引起的问题,并不值得过多讨论。

  反正大明会是绝对的“中央之国”就是了!

  而册封的目标地点,朱见济心中也早有想法,那便是菲律宾岛!

  像菲律宾那样的地方,现在可还没被人占领呢!

  大明的船队已经组建上了,先通过日本、朝鲜的航路把人手练出来,就可以让巩珍带着去那边进行“开疆拓土”。

  而大明距离那个被命名为“吕宋”的大岛,只隔了一个南海。

  从唐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