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五章 码头熊娃扑面来,海量巨财宫中送_明朝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再聊。

  好在沿途找死的人不多,大多数人毕竟是怕死的。

  知晓大军禁止周边有人往来,也就怂了不走。

  少部分看着哨马在飞奔,尤其还是张家的老亲兵们。

  顿时也知道这事儿不简单了,于是赶紧苟一波。

  毕竟这狗命要紧啊!

  脑袋掉了,那是安不回去的。

  好在京师经过了好几拨的严打,现在平静的不能再平静了。

  这玩意儿尼玛工地上不好待啊!

  尤其是户部那帮狗犊子老爷们,当初缺人手又寻摸出一个很缺德的主意。

  那就是让后来被捕的,举报前面没被捕的。

  只要举报确实了,他们可以减少刑期。

  还能增加工钱,这尼玛一发就把很多藏着的大佬个薅出来了。

  现在这帮人全都被送到了鞑靼边境上,为大明帝国的鞑靼边堡子做出应有的贡献。

  喝着北风享受着冰冷刺骨,苦哈哈的干活儿至少五年才能回来。

  “隆隆隆……”马队终于进入了京师内,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皇城内的禁军赶紧迎了上来,四周围早有调查局的人在布控了。

  街上早已经被清空,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军卒。

  如果张公爷看到这一幕,必然哭笑不得。

  这尼玛才哪儿到哪儿啊,需要这么兴师动众的么?!

  他可不知道,大明君臣上下那真是穷怕了啊!

  弘治皇帝虽然是号称富有四海,实际上穷的一批。

  自己的用度都不断的削减,就是为了让国库多点儿银子使唤。

  户部惹不起那些大户们,收上来的银子又有限。

  这几年张公爷左右扑腾,才算是有了些许盈余。

  可银钱就那么多,花钱的地方却不少。

  来一个地龙翻身,那哗哗的银子几百万两、百万石的粮食就砸出去了。

  不砸不行,老百姓吃不上饭是要做反的。

  帝国那么大,几乎每年都有点儿三灾六难的。

  不是这里地龙翻身,就是那里水旱蝗汤。

  可户部的银子拢共就那么些许,砸完了还能咋支应啊?!

  现在可算是好多了,好歹九边重镇的粮饷平了不少。

  鞑靼这边还能购入些许风干肉,支应各地维持住平衡。

  终于来了宫门,众人这颗心总算是放下了。

  宫门“吱呀呀~~”的打开了,便见得虎头老国公一双虎目鹰视狼顾。

  那些被他扫过的禁军,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皇宫中的大殿前,早已经腾空出了一大片的地方。

  最为可信的禁军守住了四周,那些平日了不甚动弹出现的击技内官们匍匐在屋顶上。

  萧敬整个人紧绷的如同弓弦,一双眼珠子阴骘的扫视着四周。

  反正只要有谁被他认为有危险,那绝对二话不直接动手。

  戴义这老家伙跟打了鸡血似的,整个人在大殿四周围飞奔。

  身边跟着几个新晋的击技内官,手上还抓着火枪。

  可以,整个皇宫乃至京师都风声鹤唳。

  被标注“壹”的箱子,被专门送到了弘治皇帝的面前。

  宫里的内官们用营造司设计的吊臂,将那巨大的箱子从马车上缓缓的卸下来。

  上面三个血红的“危!”字,让他们丝毫不敢怠慢。

  当巨大的箱子“咔嚓~咔嚓~”一点点打开的时候,在场的人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