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二章 需稳九边杨一清,王越汪直归京去_明朝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大员试图调查情况。

  但只要稍微触及立马九边哗变,直接逼得对方败退

  当然,不败退的话说不准那些个大员就得遭遇一下“匪患”、“鞑靼”战死了。

  一时间杨一清的脸色忽青忽白竟是有些摇摆不定,王越也不着急和汪直两人坐下饮茶。

  还让王守仁一并坐下,等杨一清做出决定。

  为何让王守仁这么着急的,把刚抵达的杨一清找来

  因为弘治皇帝正在筹建军部,军部筹建起来才能将大明帝国皇家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办起来。

  他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拖在这里了,想的是尽快的把这件事情解决掉。

  “老夫才离开这九边多久啊居然已经糜烂至此”

  王越端着茶水,叹气道“国朝的那些个重臣、清流们果然都是好手啊”

  “弹劾老夫、驱逐汪公、争权夺利全都是行家里手,甚至这败坏国朝纲纪、荒废边疆也是能手啊”

  这话直接说的杨一清面皮涨红,当年他虽然没有掺和到弹劾王越的事情中。

  但随着清流们攻讦汪直的事情,他却是有干的。

  “咱家早就已经习惯了,若非先帝看顾、陛下恩慈咱家恐怕早被他们弄的死无葬身之地了罢”

  汪直倒是无所谓的笑了笑,轻声道“上回廷仪公可不就是因着欲提天全翁之法遭满朝攻讦么”

  这件事情拿出来说杨一清的面皮更红了,那会儿他还是小字辈儿。

  虽然在这件事情上他所言不多,却亦都是赞同于刘大夏等人的看法的。

  甚至对于翰林、给事中们所言白昂这是在趁机擅权的说法,也认为是颇为有理。

  尤其是刘吉这位被清流、给事中们骂作“奸佞”的首辅,居然支持白昂。

  这就让他们更加的反对了,甚至反对的声浪一度延伸到攻讦白昂人品的程度。

  结果却实实在在的打了他们这群人的脸,没几年的那次洪水暴发危害更甚

  其时一众翰林、御史、给事中们全做了哑巴,谁也不提自己当年攻讦白昂的事情。

  “邃庵先生还请尽早做出决定,陛下已召下官等人回京了。”

  杨一清还没有把自己的思绪理顺呢,王守仁便直接对着他躬身作揖道“三天内,我等将启程。”

  “怎的如此之快九边大事还未曾解决呢”

  王越笑眯眯的看着杨一请,轻叹摇头道“还有甚好解决达延汗已死,鞑靼自乱。”

  “数年之内无法威胁九边,这些将校你能处置则处置。不能则罢。”

  杨一清听得此言不由得目眦圆瞪“这可是九边国朝边关重镇生死危亡”

  “生死危亡事过矣,国朝之患在内而非外。”

  他的话都还没有说完,就被王越摆手打断了“达延汗都死于英国公之手,鞑靼再出剿灭便是”

  听得这话杨一清不由得傻眼了,他脑子突然有些转不过弯来了。

  离开中枢太久的后果之一,就是国朝产生了剧烈的震荡他却对此一无所觉。

  “稳住九边,便是大功。”王越站起来,看着杨一清轻声的“老夫等人撤了”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