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0章 不请自到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希政斧成立后,介于那个时候的形式,很多法国前高层没有出头,倒是一些寡头大亨们跳出来直接当起了高官。

  篷杜埃之前就是印度支那银行的总裁。听名字就知道他和法属印度支那的利益牵扯了,而且对于法国来说,虽说是殖民地遍地,但法属印度支那却是他们殖民地中的一颗宝珠,经济利益牵扯的不止是一家两家。这么多人的利益纠葛虽然迫于此时的法国形式没法采取过激的行动,但还是有人不死心的要去找华夏讲理。

  篷杜埃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打算绕过那些同样被拖得晕头转向的华夏外交家们,借着这个机会直接跑到孟享的大婚上来找主事人。

  但孟享对戴高乐或许还能高看一眼,但对他却眼皮也不多抬一下,两句客套话后,就由老阎和宗立等人接手忽悠到一边去了。

  这一次,因为跑来要直接找孟享理论的人太多。孟享不得不提前安排了诸多人手抵挡,就连唐药师都亲自出马了,以免耽搁孟享的春晓古时。

  苏俄人也派了代表来。

  斯大林这个时候绝不敢跑出来,他需要在家坐镇,用铁和血镇压住国内的不稳定情绪。于是他派出了赫鲁晓夫。

  这种场合,铁木辛哥等军人身份去不合适,贝利亚等情报部门的人去也不合适,政委体系出身的赫鲁晓夫能发挥出他的口才等超强技能,是斯大林心中的一个比较去拉拢华夏关系的合适人选。

  苏俄人的情报部门更为灵通,甚至连各国政要秘密去华夏都扑捉到了一丝动静,尤其是德国人要对华夏示好的消息,让斯大林有些着急。

  眼看着欧洲局势转好,但若是华夏这个时候在背后再给苏俄人重重的一击,不说先解决欧洲的麻烦,再反过头来对付华夏的战略意图没了希望,恐怕在两面夹击下,连欧洲的国土也将不保。

  赫鲁晓夫也带着斯大林的嘱托来示好来了。

  “赫鲁晓夫同志,要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人民期盼着你的好消息!”为了这一次的战略成功,斯大林不惜让赫鲁晓夫从国库中携带了足够的糖衣炮弹。

  虽然被娜塔莎等人劫掠过一两回,但苏俄人整合全国的力量搜集起来的国家财富是惊人的。

  前世,即使在打折的情况下,苏俄人依旧有足够的财富来支付英美人的军火账单,在二战刚结束就能和西方抗衡,就可见一斑。

  这一次,赫鲁晓夫携带了足够的诚意。他们在和华夏的密约中,已经归还了一大批华夏文物。此时有以遗漏民间文物的形式,再次送上了一大批。两次下来,除了极少数散落民间的未知文物外,已经几乎把苏俄占有的华夏文物全搜刮干净了。

  除了这些,即使是其他来自东方的文物,甚至包括中亚、东南亚的文物也都打包一起来送礼。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