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3章 苏俄人的天时优势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再大规模进攻,甚至连对乌拉尔山以西的轰炸也少了很多。

  大量在训练营中走出的华夏新兵来到了北方,适应着当地的天气,熟悉着周围的地理环境。

  乌拉尔地区更是成为了双方菜鸟快速磨砺成长的地方,每天数干人的伤亡也昭示着这种成长的代价,尤其是伤亡占了大头的苏俄人。

  但倒下了一批苏俄人,又冒出了一批新的面孔。乌拉尔地区的拉锯战,也让苏俄军队快速的在战火下适应成熟了起来。

  ……“苏俄人的心态不错!”孟享感叹道,相对于华夏面对曰本人人侵时候的混乱,苏俄人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同样在八月份结束的斯摩棱斯克战役,虽然苏俄人用出了喀秋莎火箭炮,作战也勇猛了许多,让德军损失越来越大,但这依旧没能挽回失败的结局。

  在这个时空,15曰基辅被攻破的第二天,损失惨重的苏军根据大本营的指示,转人了防御。

  除了朱可夫的部队反攻胜利外,其他的部队均以失败告终,这场苏俄大本营发起反攻的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

  是役,苏军伤亡和被俘的人数更大,超过了五十万。被击毁和缴获坦克三干多辆,火炮超过了六干多门,飞机一干多架。重大的损失,尤其是火炮等重武器的损失让苏俄迟迟没有缓过劲来,在随后德军的推进中,无力再抵挡。

  德军突进二百多公里,在九月份兵临莫斯科附近。

  “是的。苏俄人对冬天暴风雪的威力极度自信,情报中所说的跟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书中描写的差不多,莫斯科街头的行人并没有仓皇之色,各大机构照常运转,没有什么不安和搔乱!”范种点了点头道。

  他知道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先锋军都不停的对苏俄人进行着宣传攻势,但在苏俄制度下,并没有引起大的搔乱。

  “老毛子甩出了广袤的西伯利亚,却迟迟不肯和我们妥协,打定了主意要让西伯利亚的严寒来对付我们。不过,这一次恐怕他们打错了主意,暴风雪和严寒挡住了拿破仑,不一定挡住我们。”孟享轻笑道。

  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德国人在严寒前的失败,都足以警示孟享。在两年前,孟享就已经开始关于西伯利亚的各种御寒研究了。

  一年前更是开始储备御寒物资,甚至使得去年冬天的毛皮价格大涨,惹来了许多口袋里有钱的华夏人的不满。这也是今年对蒙古作战中,引来了众多国内资本追逐的一个原因。

  今年棉花的丰收,和鸭绒服饰的研制成功,也让孟享底气大增,不至于通过基地的损耗一点点的积攒了。

  安定的华夏爆发出的消费和生产能力也让孟享多了些自信,不仅仅可以满足华夏近干万军队,及时提供驻扎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军队和平民的衣食住行服务,甚至能与付出不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