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5章 北平初步改造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路修建。

  特区内在齐都、济南、枣庄三地建起了五处水泥厂,从德国、丹麦等、美国等地进口了新设备,曰产水泥达到了3000吨。暂时满足了道路水泥的需求,而且联系好的美国人的沥青资源不断地进口了进来,柏油路成了最主要的道路了。

  闲置下来的基地建造能力被开发成了建造给类混凝土管道。基地的纳米纤维混凝土抗伸缩能力强,不渗水,成了各类管道的理想材料。地下设置的雨污水管道就是这样材料预制而成的。

  “你看那些考古专家,对每一块土块都那么认真,这样的工作进度也太慢了吧”万觉继有些牢搔道。

  “上头不是说了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时间不要紧。他们用更充裕的时间来考古研究,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完善这个地下通道体系。关键是保证质量,做百年工程。”管稻公笑着指了指下边深深的壕沟又道,“听说巴黎的地下水道可以划船,咱们这个划船也没问题。”

  他指的是雨污水的主管道,都是厚厚的砖石砌筑而成的,六米宽的通道底部就是四米宽的雨污水槽道,两旁各有一米宽的检查通道。在接近排水干渠的北运河地段,那里的通道更加的宽大,划船可以自由出入。

  他望了望身后,不远的一段已经加上了抗拉强度也极佳的纳米纤维混凝土的顶盖。上边又砌筑起了一层通道,根据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暖气管道、电话线、输电线路等各种管线的需求划分了区域和位置,一起塞进了两条并行壕沟的上部通道内。

  管道也方便,虽然与德国人购买的制造管材的机械设备还没运到,基地也不支持这些民用零件的生产,但舰船上给类的管道却是很多,蒸汽管道、输水管道、电缆管桥等等,可以直接拆卸,再进入造船工厂修理好,继续拆卸修理,现成的质量更加优良的材料就有了。

  而电话线和电缆,雷达站就可以直接出产成品,地下设施建造并不要求赶速度,反而符合了基地的生产速度,最大的节省了开支。

  “你看看后边,”管稻公一指更远处,那里的地下通道已经覆盖上了土壤,拆去了两旁的护栏和遮挡,明年上边将撒上草种和花种,移植上树木,成为一片花园,“咱们建造一段,处理完一段,也整理完一段,到时候也可以直接局部使用一段。对周围又不影响,着急什么人家考古的这份细致就是为了不给子孙留下遗憾。”

  北平城内掘地三尺可能就有文物,所以一路的施工都有考古专家跟随。李济和梁思永主持了此次北平城地下施工的考古工作。两人已经历经26年仰韶和30年龙山文化的挖掘,培养起了一批相对专业的人才。

  “这一次工程完工后,恐怕就要绘制出一张北平详细的地下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