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章 大汉军官学院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要想成大事身边必须有一帮人来辅助,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微薄的。

  东汉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天下,哪一个枭雄帐下都有一堆谋士充当幕僚。那些食人之禄、替人分忧的幕僚教着自家主公怎么取代汉家天下,没有几个真心忠于大汉。

  故而现在刘襄要提前预防这种情况,使得领兵将领若是出现造反意图,就会面临孤木难支的困境。

  “陛下圣明,臣以为还需禁止诸侯王招揽门客。诸侯王招揽门客乃是为了治理好诸侯国,使得诸侯国不受外敌入侵,百姓安居乐业。”

  “既然参谋部有股肱羽翼之用,完全可以使诸侯王依自身所需向朝廷申请参谋类型和数量,由参谋部之参谋来辅佐诸侯王处理国政。”许文上前恭声道。

  “参谋部主职军中谋略,严禁干涉政事。诸侯王养门客之风久已,朕特许诸侯王可继续养门客。”刘襄思付道。

  刘襄已经收回了诸侯王任免国内官吏与征税的权力,这已然使得诸侯王无权过问郡国事务。

  再加上有推恩令存在,如今的诸侯王国已经无法对于中央构成威胁。

  在刘襄看来,现在诸侯王一无权二无兵,根本掀不起风浪来,让其养点门客也没有什么不好,还能解解闷。

  若是连诸侯王养门客都给禁了的话,就显得刘襄对刘氏宗亲过于刻薄寡恩了,不利于打造刘襄的仁君形象。

  “谨遵圣喻。”许文恭声道。

  “启奏陛下,不知田禄伯该如何处置?”田叔起身恭声问道。

  田禄伯死罪跑不了,田叔之所以现在请示刘襄,就是怕皇帝觉得杀了田禄伯太轻了,要加大刑罚力度。

  “诸位爱卿有何看法?”刘襄没有回答田叔,而是开口问向群臣。

  “陛下,田禄伯擅自领兵出塞,并大败而归,乃是我朝前所有的。臣以为若不重罚,则不足以立威。”

  “当对其处以族刑,其母亲、兄弟和妻子都应被诛杀,诸子侄皆戍极边,亲族夺去官职而终身不予录用。”中尉周阳由恭声说道。

  “中尉所言刑罚,是否过于严苛。”廷尉丞张释之忍不住说道。

  群臣同样觉得周阳由所言刑罚过于严苛,和已经被废除的夷三族有的一笔,对张释之的话表示附和。

  “陛下,田禄伯虽有过失,然其也多有功勋,臣以为命其自裁,诸子终身戍边即可。”申屠嘉恭声说道。

  “御史大夫所言有理,照御史大夫所言之刑罚加于田禄伯,其诸子戍边辽东郡。”刘襄点了点头说道。

  自己可是圣君,圣君舍不得杀立过功劳的臣子,是臣子认为自己罪孽滔天,不配活于世上,选择了自裁。

  “陛下圣明!”群臣恭声道。

  “参谋部是朕今日要议定的一项军制之事,此外还有一件,那就是在长安设立大汉军官学院。”

  “如今我大汉军威日渐强盛,军中装备精锐,力压四方蛮夷戎狄。然我大汉诸军中下层军官良莠不齐,如此不利于最大程度发挥我大汉军队的战斗力。”

  “故而朕打算使我大汉赋闲无要职在身将领、参谋部有随军经验之参谋出任大汉军官学院夫子,培养军官排兵布阵能力。”

  “学院入学人员不限身份,年龄必须在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之间,不在此年龄范围的,不予收入。”

  “军校夫子可依照自身学识讲授学生骑兵战术、步兵战术、战车战术、参谋职责等,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兵法。”

  “与太学一般学习四年,方可毕业,每年都需有年度考核,凡考核不通过者,直接入边军成为士卒。”

  “合格毕业生则可依照表现授予爵位和军中职位,参谋部最需要年轻血液,可优从毕业生中挑选人才,其余毕业生由军校根据我大汉军队需要安排去处。”

  “朕对此军官学院寄予厚望,希望其能使得我大汉军队更加骁勇善战、使我大汉良将层出不穷。为能使得军官学院长久运行,此军官学院将由朕亲自担任校长,统管学院事务。”刘襄缓缓说道。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