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九章 帝者视天下生灵为工具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嬴政懂得了隐忍,心性远过常人,懂得选用贤才。正因如此秦国方能在赢政手中横扫六国,结束了周王室衰落以后的乱世。”

  “可惜从秦王变成秦皇帝后,嬴政开始变得自大,一心求仙梦想长生,再也不记得自己早年的悲惨经历,忘记了底层百姓的艰难生活,忘记了官员商贾和豪强大姓的丑恶嘴脸。”

  “当帝国的主宰忘记考虑下层百姓生活后,帝国的百姓便开始对这个帝国产生失望的情绪,不再忠于这个帝国,方在陈胜吴广起义以后,秦帝国才顷刻间轰然倒塌。”

  “高皇帝、萧何、曹参等人都是起于微末,以布衣将相之局治理天下。他们懂得帝国的百姓可以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对于秦人的制度进行了完善,方使得天下人心向汉。”刘襄缓缓说道。

  “儿臣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真正支撑我大汉社稷的不是所谓的公卿大臣、豪强大姓,而是数万万黎民百姓。”

  “大汉的政策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终究有人要受到损失,但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维护住底层百姓的利益,不能让他们活不下去,失去对朝廷信心。”

  “只要他们始终忠于我大汉,纵使有乱臣贼子造反、也不过是飞蛾扑火,一扑即灭。”刘彻恭敬的回答道。

  听着刘彻能够看出百姓的忠心对于大汉的重要性,刘襄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开始继续补充。

  “你方才有句话说的不够妥当,‘不能让百姓失去对朝廷的信心’?此言实属错误。”

  “在朕看来整个大汉只有朕才是心忧天下苍生之人,朝廷文武百官皆是沽名钓誉之徒,乃借谋天下苍生之名满足一己私欲。”

  “若是朝廷所推行之政策深得人心,百姓人人称赞,那便是朕治国有方。”

  “若是朝廷所推行之政策损害了多数百姓的利益,百姓心生怨气,那便是朝廷之中出现了贪官污吏,朕自当为民除害,以护百姓之利。”

  “你可明白朕的意思?”刘襄十分直白地向刘彻解释着皇帝和朝廷之间的关系。

  皇帝永远是正确的,皇帝的话永远是对的,只有皇帝是无私为黎民百姓付出的。

  当国家政策出现问题,民怨沸腾的时候,肯定是有坏官吏不按照皇帝说的做,故意欺上瞒下来满足私欲所致。

  圣明的皇帝自然应当手持真理之剑杀掉坏官吏,废除不合理的政策。原本愤怒的民众,自然会老老实实继续做良民。

  刘彻听完刘襄的这一番话后,心中立马感慨起自己还是太嫩了,自己还处在与官员豪强互飚演技的阶段,可父皇已经将天下生灵都视作维持汉家统治的工具。

  “儿臣明白了。父皇对于朔方郡郡守严酷法治驭民之事早就知晓,假使朔方戎狄因此发生大规模叛乱,父皇便会以不知情而斩杀朔方郡守以平民愤。”

  “今日朔方郡因为郅都的严酷法治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秩序井然,戎狄汉化成功,父皇便会对郅都提出表扬,称赞其懂得因地而变通,不追究其仿秦吏酷法之罪。”刘彻恭敬的回答道。

  “嗯,说的对。上位者避免犯错的最好办法就是寻找属下来试验,若是成功、则上位者揽主功、属下次功;若是失败、则属下揽全责,上位者并不知情。”

  “今日朕再赠你一句话: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若掠之于民失败,掠之于商也失败,则掠之于官。”刘襄沉声说道。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刘彻恭声应道。

  “你可曾去英雄陵园祭祀阵亡士卒?”刘襄忽然问道。

  “禀父皇,儿臣刚到朔方城,便前往英雄陵园祭祀阵亡士卒。”刘彻恭敬说道。

  “嗯,很好。朕有几年没有来过朔方郡了,既然来到朔方郡,当去祭祀一番阵亡将士。”刘襄沉声说道。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