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九章 藩王利弊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大汉天军就可以随时讨伐百越部族,闽越等国便无法藐视大汉天威。”

  “故而他们便极力的煽动南越国境内诸多部族叛离大汉,从而使得大汉无法掌握百越之地,来维护他们三国的利益。”

  “陛下明鉴啊!臣与父王乃是河北籍贯,而那闽越三国与南越国部族酋长俱是越人啊!我王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赵仲始跪地长泣道。

  南越国内部有拥立赵佗为帝的呼声,作为南越土皇帝的赵佗自然一清二楚,不过赵佗并未打压这种言行,甚至暗中煽风点火。

  作为经历秦汉两朝的老人,他太懂“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了,知道一旦南越各部族都人心向汉,那么他们赵家在刘襄眼里就什么都不是了,就失去了做老刘家在南越看门犬的资格了。

  “闽越、东瓯…”刘襄闭目念叨着。

  赵仲始依旧埋头在地,身上流出的汗水已经打湿了地面。

  自己父王的小心计已经被皇帝看穿了,他只有搬出闽越三国来表明他们赵家对于大汉仍然是有价值的。

  “起来吧。”刘襄看向下方跪伏的赵仲始沉声说道。

  “谢陛下!”

  赵仲始如释重负,跪坐在跪垫上,努力让自己气息正常,从而不失礼节。心中感慨自己总算混过去刘襄这关了,小命今天算是保住了。

  “昔秦派兵征伐百越,在闽越东瓯之地设闽中郡,其虽为秦王朝的四十郡之一,然建制却与秦制不同,仅是废王号,改用“君长“的名号。”

  “秦失德,闽越三国同样起兵诛秦;高皇帝讨伐项羽,三王又派兵协助;朕登基以来,闽越三国皆表臣服。三国虽未接受汉制,然其对大汉忠心耿耿。”

  “南越国既已接受汉制,又移风易俗,自当遵守汉律,一切当与大汉诸郡国无异。做到朝廷法令出必行,朝廷禁规出必止。”刘襄缓缓说道。

  “臣谨遵圣喻!”赵仲始连忙应道。

  刘襄知道赵佗的寿命还很长,土著贵族的力量还很强大,南越彻底内附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故而这次只是想通过敲打赵仲始,来达到震慑赵佗的作用。

  至于闽越三国民风彪悍,让其臣服汉朝很容易,但要是让其行汉制、守汉律,刘襄估计大汉的东南就会多出数万叛军出来,还是那种会利用山林地形游击的叛军。

  所以刘襄目前对于百越之地的策略仍是使南越国彻底内附,稳住闽越三国,向百越之地持续进行文化经济输出,从而达到百越之地彻底汉化的目的。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方能上卫国家,下安生民。高皇帝起徽细,诛暴逆,平定四海。为固我汉家天下,乃分镇诸国,是为遵古先哲王之制,久安长治之计。”

  “朕断然不会对高皇帝之制擅加修改,我汉家社稷乃高皇帝创建,自当守高皇帝之制,方能江山社稷稳固。”刘襄朗声说道,安抚着诸王不安的情绪。

  削藩归削藩,可还是得让同姓宗亲保持一定的实力,藩王只要用的好,就是皇帝手中的利刃,可以用来制衡外戚和文臣武将做大。

  在古代王朝中,当属汉唐明三朝最为强盛,既有文治又有武功。同样在这三朝都有过大肆封王和削藩的现象。

  而汉唐两朝又都有外戚做大的现象。汉朝有吕后独揽大权,唐朝有武后独揽大权。吕后虽说大权在手,却没有发生王朝改姓的情况。而在武后直接废了儿子皇位,建立了周朝。

  与两朝的宗室力量强弱也有所关联,吕后时期刘氏封国诸多,占据大汉半壁江山;而武后时期,李氏的宗室力量已经被大幅削弱,早期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斗争、李承乾与李泰的斗争,加之太宗取消了封国制,使得李氏宗室根本没有刘氏宗室那么强大的力量来力挽乾坤。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