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五章 为皇权服务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人数越多,影响力也就自然而然的越大。

  “朕长于齐地,自幼闻稷下学宫之盛名。黄老、儒、名、法、墨、阴阳等各家学派并存于稷下,百家学者们聚集一堂,以自家学问与他家学者展开辩论,学风昌盛。”

  “慎到、申不害、孟子、荀子等百家圣贤都曾在稷下学宫讲学与辩论,百家名士多出于稷下学宫。太学师生关系当效仿稷下学宫,学生可以自由寻师求学,老师可在太学公开讲学。”

  “每位博士都有专属学堂用于教学,每名博士可聘请一至五人作为博士助教,协助教学;每一学派众博士推选出一人作为本学派学长,对负责太学祭酒负责,管理本学派博士与学子;各学派学长与太常商议祭酒人选,由朕亲自任命。”刘襄缓缓说道。

  刘襄并不打算让儒家一家独大,他更想让大汉学坛“百家争鸣”,学界一直保持生机勃勃的气象,而太学就是最好的“百家争鸣”阵地。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哪里需要用儒家思想来治国,“独尊儒术”也不过是汉武帝用来加强集权的一个手段罢了。历史上汉武帝嘴上说着“独尊儒术”,可实际治国既有儒家的德治,也有墨家的人治,更有法家的刑治。

  刘襄之所以不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办法除了保持大汉学风的繁荣外,还有一个重用原因,他怕自己的后辈出现一个汉元帝式的皇帝,真的相信这套说辞,然后被儒家学说给忽悠瘸了,成为了所谓的“大圣人”。

  “陛下圣明!”众人应道,对于刘襄的安排颇为满意。

  听到刘襄的话后,穆生、白生等儒家大儒最为开心,这些年儒家的发展速度很猛,儒家人数急剧增长,隐隐有成为天下第一大学派的势头。

  唯一阻碍儒家发展的就是黄老之学,可大汉的官方学说是黄老之学,公卿大臣中有一大堆黄老之学的拥护者,他们断然不会让儒家独大。

  可如今皇帝允许百家学派在太学中自由竞争,这不就是给他们儒家更大的发展空间嘛!一旦儒家成为太学中的显学,通过太学生的宣传,毕竟能取代黄老之学的地位。

  “若是诸位博士没有意见,那朕便谈谈朕对太学师生的要求。”刘襄沉声说道。

  “臣等恭听圣意。”众博士官恭声道。

  “周无德,秦暴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赤帝之子转生为高皇帝,开创我大汉基业。朕即位以来,励精图治,使我大汉百姓丰衣足食,得九鼎而受天承命。”

  “我大汉君主乃是五帝感应人间而转生,天下子民理应对君主保持敬畏。太学博士官可议论朝堂施政得失,然不得议论我大汉君主;太学生一旦有妄议君主言语,忤逆君主行为者开除学籍,交于廷尉府审判。”刘襄缓缓说道。

  刘襄不能保证大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