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八章 改元元鼎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苍坐。

  “长者,请!”

  刘襄挽起袖子,亲自操刀,切割下一块祭祀过太一神的胙肉,然后蘸上酱料,请县三老食用。

  “小民惶恐!谢陛下圣恩!”县三老颤声说道,对着刘襄躬身一礼。

  天子赐胙,而且是亲手赐予的,可谓是天恩浩荡,县三老若不是拄着拐杖,恐怕此刻都站不稳了。

  “长者不必多礼。”刘襄笑着说道,伸手扶起躬身的县三老。

  刘襄登基以来一直效仿汉文帝打造忠厚爱民的形象,关心百姓疾苦,每次出巡都表现出亲近百姓的样子,来提高自己在民间的威望。

  历史上的汉文帝深得民心,被百姓尊奉为“行走在人间的圣人”,西汉末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将长安附近所有皇帝的墓穴全部挖掘,唯独没有动汉文帝坟墓,可见文帝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后世的唯物史观告诉刘襄,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他的后代中必然也会出现不肖子孙守不住祖宗基业。因而刘襄自然希望自己百年以后,他的陵墓也能如霸陵一样不被人打扰,仍受万民敬仰。

  县三老自然是大受感动,嘴中不停的念叨着天子的恩德,含着泪水咀嚼着刘襄给他割下来的胙肉。

  紧接着刘襄又给宴会上的长者一一敬酒,丝毫没有天子的架势,以晚辈的身份对待长者。

  翌日,刘襄起驾返还长安,麟鼎县百姓都动身欢送,即便是年迈的长者也在后辈的搀扶下恭送,一直跟在刘襄仪卫卤簿后,送了好几里,久久不愿离去。

  对于身后的这一幕,刘襄内心自然是很喜悦,这一幕足以说明他如今大汉百姓心目中的形象特别高大,如此汉家社稷更加牢固。

  沿途百姓都想要一睹雍州鼎的风采,毕竟九鼎的名气太大了,楚庄王问鼎中原,秦武王举鼎绝膑,太多与九鼎有关的故事在关中流传。

  雍州鼎被放置在一架青铜牛车上,由五头公牛拉着,车上雕刻了许多奇珍异兽,车辕及衡端毂头与轭之末皆以玉为饰;金路,车材之末皆以金为饰,看着特别神圣。

  龟和牛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认为是有灵性的神物,长期以来被当作是长寿的象征和与天地沟通的信息传递者,在商周时期牛车是供贵族使用的。

  回到长安以后,刘襄将所获雍鼎放置于高帝庙。刘邦是汉太祖皇帝,雍鼎这种国之重器,放在高帝庙最为恰当。

  天子巡游渭河,麒麟赐福,雍鼎重现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关中地区,在官方的刻意宣传之下,迅速传到大汉各地。

  诸子百家在得知雍州鼎的消息后,都想要一睹雍州鼎的风采,纷纷朝长安赶来,毕竟诸子百家是在周朝形成的,对于周朝九鼎有着一种情怀。

  未央宫,宣室殿朝会。

  “启奏陛下,雍州鼎乃是太一神赐予我大汉镇压气运之神器。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

  “自古以来由于雍州地势高,为神明聚居处,所以立畤郊祀上帝,其他诸神的祠庙也都聚集在这里。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

  “臣以为陛下应效仿古之天子,在长安东南郊外设太一神坛,祭祀太一神,以佑我大汉国泰民安。”太祝杨郃起身恭敬说道。

  汉朝太祝秩六百石,隶属奉常。太祝常主神祠,岁时至祠。

  刘襄发现九鼎时,杨郃并没有在其身旁,如今天子带着雍州鼎返回长安,主管鬼神祭祀之事的他自然想要趁机在天子面前刷一波存在感。毕竟自周以后,太祝的地位也是越来越低了。

  “善!”刘襄颔首沉声说道。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