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五章 皇帝的猜忌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朱昕应道,小心翼翼的退出了温室殿殿门。

  “朕今日是怎么了?差点铸成大错了啊!”刘襄喃喃道。

  刘襄一直觉得自己的心性很好,而且知晓华夏历代帝王的施政得失,必然不会像历史上的帝王一般犯糊涂,定能成为毫无过错的完美帝王。

  可没有想到他今日只是从朱昕口中听闻沈商有施展巫蛊之术诅咒他的嫌疑,便不分青红皂白,要将沈家满门问罪!

  “这恐怕就是皇帝吧!”刘襄摇了摇头苦笑道,他知道自己如今已然变成后世历史课本中喜怒无常的皇帝了。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便是皇权。刘襄的皇权越来越大,猜忌之心也越来越重,越来越怕别人挑战他的皇权。

  刘襄登基以来,通过降服赵佗,发五铢钱,行推恩令,征服朝鲜等诸多举措,使得他成为肩比刘邦一样的大汉绝对权威。

  这使得他有些飘了,有些目空一切了,认为除了虚无缥缈的神灵外,世上再无人能约束自己。

  如今刘襄明白汉武帝那般英明,为何会对巫蛊之术惧如洪水猛兽,甚至不惜对卫皇后与太子据动手。任何动摇皇帝地位的因素,都会被皇帝无情的消灭。

  想到此处,刘襄亲自取了纸笔,研好墨,在纸上写下“若要为千古之帝,必日反躬自省,勿践汉武之过。”三行字,用来提醒自己,日后勿要犯错。

  作为后世之人的刘襄对于汉武帝掀起的“巫蛊之祸”可是记忆清晰,前前后后将近四十万人收到牵连,大量汉廷上层人物被杀,国本差点被动摇。

  若不是汉宣帝比较争气,将武帝后期形成的社会矛盾缓和,恐怕汉朝也不会长久。

  次日,沈商以天降祥瑞为由,请刘襄移驾渭河畔,被刘襄以龙体有恙给婉拒了,使得沈商扫兴而归。

  朱昕不分昼夜的调查着旧楚残党、巫蛊之术和章武侯三者之间的联系,毕竟他可是在皇帝面前用性命做得担保,关乎到自己的身家性命。

  在朱昕不懈的调查,终于理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防止影响到大汉朝局稳定,朱昕调动了关中所有绣衣暗卫,将长安数百名鲁地旧楚残党与陶增抓捕了起来。

  温室殿,依旧只有刘襄与朱昕君臣,其余宫人已被赶出去。

  “陛下,臣已调查清楚此事来龙去脉。”朱昕恭敬道。

  “快讲!”刘襄连忙问道。

  “回禀陛下,章武侯府上谋士陶增乃是昔日旧楚谋士范增所收门徒,陶增因为范增的缘故怨恨我大汉,一直想要推翻我大汉。”

  “因章武侯虽地位尊贵却未曾读书识字,陶增便想利用章武侯皇后之父的身份来破坏我大汉朝政,蛊惑章武侯使用巫蛊之术,目的就是让陛下对皇后,对沈家产生猜忌。”

  “长安内的旧楚残党乃是陶增这些年来从江东各地网罗的逆党,此番倾巢出动来到长安,便会想诱使陛下前往渭河畔,从而刺杀陛下。”朱昕缓缓说道。

  “当初便是因为范增之故,使得高皇帝在与项羽之战中多次受挫,幸有曲逆侯用反间计使得项羽猜忌范增,将范增驱逐出楚军,自断一臂,减轻高皇帝压力。”

  “未曾想到这范增死后还对我大汉造成威胁,竟留下一徒来扰乱我大汉朝政,若无爱卿死谏,朕险些铸成大错啊!”

  “将陶增一干人等尽数秘密处死,凡知晓陶增真实身份而不上报者一律处死,此事不可动静太大,万不可引起朝臣疑惑。”刘襄缓缓说道。

  “是!”朱昕恭敬道。

  “爱卿此次立下大功,理应赏赐,赐千金,增五百户食邑,加一级爵位。”刘襄继续说道。

  “谢陛下圣恩!”朱昕恭敬一礼道。

  “将章武侯宣入温室殿,陶增之事绝不可外泄,卿可明白。”刘襄沉声问道。

  “臣明白。”朱昕应声道。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