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九章 南越王入朝2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从渭桥率军出发的,沿着秦楚粤驰道征战百越之地的。

  《三辅黄图》曰:“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度,以法牵牛。南有长乐宫,北有咸阳宫,欲通二宫之间,故造此桥。”

  这座渭桥是当年秦人定都咸阳后的交通要道,建于昭襄王时期,白起、王翦等历代杰出将领都曾在渭桥上感慨人生。

  那时候长安只是咸阳附近位于渭河南岸一个乡聚的名称,并不怎么出名。

  谷钾/span等到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惠帝建设城墙之后,渭河从秦王朝都城的城内河变成西汉都城北侧的城外河,渭桥就成为了通往京师大道上的重要通道。

  由于汉代长安的西侧与南侧,存在着以建章宫等宫观为核心,并有城垣围护的上林苑,这就使得长安城的对外交通被迫形成了仅有东、北两向的交通格局。这样,位于长安城北侧的渭河和渭桥,就在长安城北向、西向交通线上最为关键。

  历史汉文帝从代国来长安继承皇位,周勃陈平等老臣就是在渭桥等待文帝的。

  渭桥始建于秦,作为秦咸阳的都城内交通,连接渭河南北的咸阳宫殿群;西汉建都长安,渭桥作为长安通向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咽喉,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

  看着奔腾不惜的渭河,赵佗不禁感慨韶华易逝,渭河还是渭河,他却已不是秦人。

  “臣典客揭,奉命在此迎接南越王!”渭桥边上的刘揭恭敬道。

  “有劳典客在此等待寡人!”赵佗拉开车帘沉声说道。

  既然典客刘揭已经来迎接南越王了,北军两校部也完成了自身任务,返回北军驻地。

  廷尉吴公从赵佗的马车中钻出来,坐上了另外一辆马车,在刘揭的引领下,一行人来到了司马门前。

  “南越王,陛下亲自在司马门迎接,还请南越王下马车,步行至司马门!”奉常刘不疑骑马赶到赵佗马车旁朗声道。

  听到刘不疑的话,赵佗立刻让车夫搀扶着自己走下马车,随即接过侍从递来的拐杖,颤颤巍巍的朝着司马门走去,好似一个弱不禁风的普通老人。

  赵佗下车的地方距离司马门并不远,远处的皇帝仪仗依稀可见,赵佗唤来下人搀扶他,三步朝皇帝的位置一跪拜,朗声道:“蛮夷大长老臣佗,拜见皇帝陛下!”,尽显其对汉朝的忠诚。

  奉常刘不疑毕竟年轻,看到赵佗如此虔诚的举动,着实吓了一跳,被赵佗给感动到了,有些于心不忍。

  远处的刘襄眼睛也不瞎,看得见赵佗的跪拜举动。刘襄明白,赵佗这番举动是做给天下人看的,使天下人觉得赵佗对汉室忠心耿耿,使刘襄为了顾忌汉家威严,不敢轻易对南越国赵家动手。

  “老狐狸!”刘襄心中暗骂道。

  从高皇帝刘邦开国后,诸侯王都陆续入朝觐见皇帝,来表示对朝廷的忠心。《汉书.高帝纪》曰:(十年)冬十月,淮南王、燕王、荆王、梁王、楚王、齐王、长沙王来朝。”。

  同为异姓王的吴芮都来长安入朝过,唯独南越王赵佗一次都没有入朝过,这次若不是汉朝大军压境,闽越三国威胁,赵佗这辈子恐怕都不会来长安入朝。

  “亚夫,你替朕注意观察着,等这赵佗磕了一半路途后,你就骑马传诏,恩准赵佗不跪拜。”刘襄对着一旁的中郎周亚夫附耳低声道。

  “臣明白!”周亚夫恭敬道。

  待赵佗跪拜一阵后,周亚夫手持天子节,骑马来到赵佗身旁朗声道:“南越王乃高皇帝亲封,为大汉镇守南疆多年,劳苦功高,陛下恩准南越王入朝不跪拜。”

  赵佗闻声,连忙恭敬道:“臣赵佗叩谢陛下圣恩!”,随即起身,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杖朝刘襄仪仗处走去。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