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 南越王入朝1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恭敬道。

  “这确实是个难题啊!”刘襄听完中行说的见解后叹息道。

  历史上汉文帝平定淮南王刘长叛乱后,刘长就绝食自尽了。当时的人们却普遍认为对于刘长之死,汉文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这句童谣在刘长身死后广为流传,汉文帝迫于舆论压力,将刘长的四个儿子统统封侯,待其三子成年后,使三人平分淮南国三郡而封王。

  刘襄可不想如同汉文帝一样,把到嘴里的肉吐出来,淮南国既然已经除国,就不应该死灰复燃。

  “中行说,传绣衣都尉入觐。”刘襄沉声道。

  “是。”中行说恭敬道,连忙去请朱昕来温室殿。

  “臣绣衣都尉昕,参见陛下!”朱昕恭敬道。

  谷嶷/span“免礼,来人赐座。”刘襄说道。

  “谢陛下!”朱昕恭敬道。

  “刘长犯下重罪,理应处死,朕虽免除其死罪,仍有人误解朕,称朕迫害血肉之亲。朕命你暗中在百姓中传播刘长的罪行,激起百姓对刘长的唾弃。宣扬朕对刘长的苦心规劝,将刘长与代王刘恒进行对比,表明刘长犯法是咎由自取。”刘襄沉声道。

  “臣明白。”朱昕恭敬道。

  刘襄相比历史上的汉文帝有一个好处,文帝当时只有刘长这一个弟弟在世,刘长自杀,刘恒有很大的犯罪嫌疑,毕竟刘长可是刘恒的皇位威胁者。

  而刘襄此时却有三位堂叔存活于世,尤其是四叔刘恒素有贤名,刘长与刘恒一对比,谁错谁对一下子就立竿见影了。

  现在淮南国被除国,大汉南部的诸侯国还有楚国、长沙国、南越国和闽越三国。大汉北部的诸侯国有赵地三国、燕国、代国。

  刘襄还是很乐意大汉的北疆有几个诸侯国存在的,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军事集团对抗匈奴,只要这些诸侯国不做大即可,一个诸侯国的力量不能超过一个郡是原则问题。

  南方剩下的几个诸侯国中,南越王已经在来长安的路上了,南越国内附大汉已成定局。楚国只剩下彭城郡了,对中央构不成威胁。

  长沙国王室虽然没有野心,但毕竟是异姓诸侯王,还是要想办法把长沙国变成大汉朝直辖的郡县。之前留着长沙国存在,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对抗南越国,既然南越国的威胁没了,长沙国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至于闽越三国着实让刘襄头疼。闽越三国经过许文的暗中挑拨,闽越国与南海、东瓯两国视同水火,汉朝想要征服这三国轻而易举。

  可惜闽越之地的越人不比南越之地的越人,南越国经过赵佗苦心经营,南越人已经汉化。可闽越仍然保守落后,保留着大量越人的习俗,不服王化,刘襄若是将闽越三国变为闽中郡,估计大汉朝的东南角将不得安宁。

  “南越国即将内附,我大汉对于百越之地的影响力也会随之强化,你们绣衣卫要加强对闽越三国的渗透,对闽越三国的部落酋长要施加控制。”刘襄缓缓说道。

  “臣明白!”朱昕恭敬道。

  赵佗的朝觐队伍在北军两校部的护送下,顺利的进入了关中,一路上再没有遇到过刺杀。

  随着马车进入函谷关,赵佗的思绪回到了他年轻时的年代,那时候关中还是秦人的老巢,帝国的都城还是咸阳而不是如今的长安。

  “当年,咸阳的风光可远胜如今的长安啊,只是可惜......”赵佗微眯双眼,脑海中浮现出了始皇帝时期咸阳城的画面。

  渭河以北主要有冀阙、咸阳宫、兰池宫及各具特色的“六国宫殿”;渭河以南有举世闻名的“阿房宫”,供皇帝游玩的甘泉宫和上林苑。

  可惜项羽入关后,厌恶秦人的一切,一把火将秦人在咸阳的宫殿烧尽,使得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