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一章 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当,君为君、臣为臣、这是天地秩序,不能随意更改。”

  “臣听说楚庄王继位三年不理朝政,伍举和苏从等忠臣冒死进谏,使得楚庄王醒悟了过来,勤于政事,结果一鸣惊人成为诸侯霸主。”

  “两位新王继位后都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手下的臣子作出了不同的决定,虽说都使得君主醒悟,可伊尹的做法明显损坏了君主的权威。”

  “君主若是没有权威,官吏百姓都会不服气,天下如何可以长治久安?当年周桓公征伐郑国就是一个例子。”

  “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在周桓王肩膀上,周桓王虽然伤得不是很重,可随着此事在天下诸侯间传开,使得周天子天下宗主神圣不可侵犯的威风一下子幻灭,诸侯国行事更加目无天子。”

  谷/span“若想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君主的权威是必须的,臣子如果是忠直之臣,就不能冒犯天子威严。”陶青缓缓说道。

  陶青此刻内心忐忑不安,他根据刘襄继位以来的做事风格选择了批评伊尹的做法,也不知道这个回答能不能让皇帝满意。

  “昔日东方六国为何会被秦国灭亡,正是因为本国君主的权威太弱。田氏篡齐、三家分晋、燕国子之之乱、楚王受制屈景昭三姓啊!”

  “你说的很对,臣子不能冒犯君主的威严,若是君主没有了权威,天下怎么可以安定。”刘襄笑着夸赞道。

  陶青听到刘襄的话,心里松了一口气,幸好没有夸赞伊尹。

  “朕听了回答,觉得你对于礼仪之事还是比较擅长的,你暂且担任奉常府掌故吧!”刘襄继续说道。

  “谢陛下!”陶青恭敬道,缓缓退回自己的位置。

  剩余的二十八名考生也一一被刘襄点名面试,刘襄的问题总是那么刁钻,让每个考生汗流浃背,所幸这些考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能够随机应变,所有人的回答都还让刘襄比较满意。

  …

  “你对刑名之学的掌握还是不够好,可以日后多请教一下郅都。朕任命你为廷尉史,协助廷尉申屠嘉审判案件。”

  廷尉史:汉代廷尉的属官。掌决狱、治狱。掌助廷尉平审理朝廷直属监狱的罪犯。《汉书·杜周传》:“义纵为南阳太守,以周为爪牙,荐之张汤,为廷尉史。”

  “谢陛下!”张欧恭敬道,缓缓退回自己的位子。

  张欧是考生排名第三十位,随着刘襄宣布对张欧的任命,这次温室殿面试也算结束了。

  “今日诸位的回答令朕十分满意,根据你们的表现,朕给你们安排了不同的职位,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朕对你们的期望,做好本职工作。”

  “尔等都还年轻,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朕的左肩右臂,为大汉的未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尔等明白吗?”刘襄沉声说道。

  “臣等必不辜负陛下的信任,愿陛下长乐未央!”众人齐声喊道。

  “嗯。”刘襄笑着点了点头道。

  大汉的第一次殿试落下了帷幕,殿试前三十名考生由皇帝刘襄来决定了他们的官职,其余及格的考生由丞相府根据他们的表现安排具体职务,最后呈送到温室殿由皇帝过目审批。

  高后五年发生的诸吕之乱,刘襄在高后五年登基称帝,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上就是刘襄登基元年了。

  这时候还没有年号,在汉武帝发明年号以前,中国的纪年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和王公在为年次纪年法。

  王公在为年次纪年,就是将新君即位之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已在位的延续几年。

  汉初的时候,地方上仍有诸侯国的存在,而各国都采用本国君主在位纪年,诸侯国可以选择不用汉纪年,这显然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加强皇权。

  刘襄现在准备效仿汉武帝首创年号,来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