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8章 此处无我_心灵学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了大部队中间。

  “记录文学的啊?”夏禹有些失望:“我还以为是记录历史的书,这对我们没什么帮助。”

  明珠说道:“也不一定,所有文学都是基于现实的产物,透过文学作品,可以看到孕育出这文学作品背后的时代。”

  苏晓点点头,表示赞同。

  “我先看看。”

  他翻开泛黄的书籍,开始快速阅读起来。

  很快,一首诗吸引了他的注意。

  诗的名字叫做《我》:

  我从蚕茧中孕育

  在蜂窝的隔间里长大

  翅膀和触须伸长不开

  茧房狭小却温暖

  世界庞大但危险

  我长成一只英勇的工蜂

  和无数工蜂一样英勇

  我知道战士在保护我们

  学者为我们做出指引

  以让我们杀死邪物

  征服天地

  ……

  苏晓把这首诗念了出来。

  “有点恐怖……”纪诗梦说:“难道这里的人类已经变异成了某种黄蜂人,出生在蚕茧里那种?”

  “呃……”苏晓说:“显然不是吧,从路上的通道来看,建设这里的应该是和我们类似的人类。我想,这应该使用了一种比喻的修辞说法,把自己比作了工蜂,其他蚕茧,隔间什么的,也该是比喻。”

  “感觉没什么文学色彩。”夏禹评论道:“不过,这诗句里孕育着一种精神力量,虽然身躯微小,力量渺茫,但也要征服天地的豪情。”

  明珠说道:“至少可以确定一件事,他提及‘世界庞大但危险’,再结合他们躲入了地下避难所来看,未来地球……在地球表面上,会非常危险。”

  “有可能是强于我们的邪物通过秘境甬道降临,或者苏醒在了地球表面上,让人类无法抵抗,被迫撤入了地下。”

  夏禹道:“嗯,有道理。还有,这首诗显得很乐观,很充满豪情,证明即使在那种环境下,这里的人依然没有绝望放弃,他们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邪物,面对危险,征服天地。”

  “还有。”苏晓说道:“他说他从蚕茧里出生,如果考虑到这是一个比喻,那么蚕茧可能指的是某种体外子.宫这样的培养舱之类的东西。”

  他想起自己在梦境荒原里的梦,那里的“苏晓”就是从体外培养舱里出生。

  而且在现实中,先行者文明也掌握了类似的技术。

  考虑到目前人口增长不停下滑的趋势,未来被迫使用体外培养舱生产人口,可能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选项。

  苏晓继续翻着这本杂志。

  后面有散文,有现代诗。

  看着看着,苏晓渐渐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对避难所……至少是避难所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

  和他的猜测一样,避难所被迫使用了体外培养舱这样的技术来生产人口,尽管还有些伦理问题存在,在《文学月刊》上有不少人在讨论这个,以此为题讨论“我存在的意义”,“被生产出的人是工具还是目的”之类的话题。

  其次,避难所里的居民都生活在很小的隔间中,有点像苏晓在梦境荒原里梦到的那样,这也很合理,因为地下空间有限,每寸空间都要小心利用。

  只不过与之相对的,虽然私人生活的空间小,但是工作,娱乐的公共场所却很大,苏晓看到上面提及了“广场”,“工地”等名词。

  此外,避难所的娱乐生活也不算缺乏,苏晓看到了“地下游乐园”,“虚拟现实网吧”等东西。

  《文学月刊》上还登载了一对居住在不同地下避难所的情侣,他们之间互诉衷肠的情书,并且提到他们会做地铁来往不同避难所看望爱人。

  这地铁,应该就是苏晓他们从无涯秘境进来的地方。

  喜欢心灵学者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