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八十八)以点带面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签约的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腊月初八,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因为北京的天很冷,孙纲没有去参加签约仪式,而是在自己的居处,和妻儿一起共享这片刻的休闲时光。(看文字手打小说就来

  天气如此的寒冷,但北京老百姓乃至全中国人民,这一天在心里,应该不是冷的。

  毕竟,这是步入近代的中国少有的扬眉吐气的时刻。

  孙纲可以肯定的是,俄国人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和北京的天气一样,冰冷冰冷的吧?

  孙纲没有多想俄国人的反应,也没有去管俄国人这时可能对他的咬牙切齿,他的心思,其实已经转到即使要开始的国家建设方面去了。

  如果按中国只有五年的和平时光来算,需要完成的事情还是很多,他不想象康有为那样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决定有重点的,先把最紧要的工作做好,剩下的,可以一步步的循序渐进。

  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

  而最紧要的,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先把海6军的实力进一步提升起来,在下一次战争到来之前做好准备。

  因为他知道,俄国人这次虽然输了,但绝不会就此善罢干休的。

  在俄国人向东方的扩张中,他们从来就没有遭受过如此严重的失败。

  按孙纲的估计,他们在这段以屈辱的条件换回的和平时间当中,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和中国进行“军备竞赛”,并且会加紧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一旦俄国人觉得准备地差不多了。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向中国动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

  那时。如果中国没有准备好的话,恐怕就不仅仅是无法守住夺回的国土的问题了。

  俄国人这次肯这么大方地“退一步海阔天空”,打的就是这种算盘。

  这一次俄国人的“军事冒险”之所以失败,一是对中国国内形势估计不足(他们根本没想到有一只“中国蝴蝶”会“变”出一支强大地6军出来);二是战前准备不充分,在欧洲地舰队无法东来。西伯利亚铁路没有完工,欧洲的6军也无法东调;三是同时和中国及日本作战,两线同时用兵。犯了兵家大忌。

  孙纲不敢想象。如果西伯利亚铁路全线贯通,俄国6军主力打了过来,以及在欧洲的舰队全都开到东方来,光凭他手中现在的力量,能够挺多久。

  一旦和俄国人打一场全面战争的话,面对俄国人的庞大6军和舰队。中国现有地海6军能够支撑到什么时候,还真是不好说。

  孙纲和爱妻马说的,五年内拉起5o万新式6军(海军的实力也得增加一倍),并不是在和她开玩笑。

  其实,把6军的队伍拉起来,相对于海军来说,还算容易的。

  海军想要扩充,人先不说,船的问题就很难解决。

  中国的造船工业规模有限,想要一下子造出他想要的足够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