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四十六)“外省客军”造成的麻烦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孙纲来到这个时代后对中国6军的了解,中国6军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作战思想落后,从士兵的组成和训练,军官的选拔,军队的管理体制,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度等,都和近现代的国家军队格格不入,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努力想以西方的模式来改变中国6军的现状,但成效一直不大,就很说明问题。

  中国6军的前身大清6军里,八旗、绿营存在的问题众人皆知,可就拿地方新组建的各省“练军”来说,虽然这些军队接受了西方的军事训练,并装备了大量西方的枪炮等武器装备(大刀长矛并未完全“退役”,甲午丁酉两役孙纲都有见识过),但这些军队无论从组织形式和作战原则,仍然不适应现在的军事实践。

  比如说,尽管军队里上下级官兵之间存在着个人的亲睦关系,象曾国藩说的,“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受其私恩,平日既有恩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顾。”但实际上,这种官兵之间的“融洽关系”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由于军官们滥用权力和普遍存在着的克扣军饷的贪腐行为,士兵们对他们的军官存在着相当大的不满,以至于中国6军经常因为此类事情而生哗变。

  这样的军队,对国家和人民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忠诚度,相比之下,日本军队在这一点上做得可以说非常好(日本士兵的服从心和忠诚度都可以用“过剩”来形容了)。

  更要命的是,中国6军的军官们不但缺乏实战经验,甚至于连最基本的军事训练都谈不上!

  因为,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中,中、上级指挥官能够获得不直接参加战斗或亲临前线的“特权”,这样实际上就使他们远离了军事实践活动,甚至是正常的军事训练,更别说相对严格和复杂地纯西方式的军事训练了。虽然在阅兵时或者显示“军容”的时候。这帮军官也都在场。结果就造成了这种现象,在上官检阅时“军容整肃,威武雄壮”。等到真地打起仗来,就是“临敌不能一用”了。

  为了加快中国6军的现代化进程,李鸿章等洋务重臣曾经花费巨资,聘请了大量的外**官,有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前来中国负责教练中国6军,但由于中**队当中的这种“特权”思想存在。这些外国教官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无法对中国的各级军官和士兵进行广泛普遍而系统的训练!

  一些外**官针对这种情况,曾经说过,“中国地士兵们可以熟练的操作和使用他们的枪炮,而率领他们的那些自以为是的军官却无法做到。”一位德**官指出,“这些毫无训练的官们也承认我们的炮兵是极其优越的,但他们却认为他们的步兵比我们优秀得多,我不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得出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