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三章 洪武大典_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能生,这才多长时间,都怀了三个了。”

  朱元璋说这话,也不知道是出自什么角度思考,是否将方世玉当成了播撒种子的马匹。

  “不过,既然这小子对教育也这么看重,那还是帮他把,也算是为我这个帝国,尽最后一份力了!”

  朱元璋面色沉重,目光深邃的望着远处天空中,高高悬挂的太阳。

  “来人!”朱元璋喊了一声,门外瞬间便冲进来了十数名小太监,一股脑的跪在乾清宫的大厅中。

  朱元璋道:“传旨,召集天下学子,收录天下书籍,齐聚应天府!”

  李传习被朱元璋这个旨意说的迷迷糊糊的,目光迟疑道:“那个,陛下,陛下......”

  “怎么?听不明白?”朱元璋眯着眼看向李传习。

  硬着头皮,浑身打颤的李传习,低着头不敢说话,他是真的迷茫了。

  “召集天下学子,赶来应天,让六部收录天下各种书籍,典藏,全部进入应天存放,抄录!”

  “咱临死前,最后在为华夏的文化复苏,出一点力气。将天下书籍抄录归一,长存于世。”

  “让后世的子,也能通过书本,看见大明的强盛!”

  詹事府。

  方世玉拿着两本关于削减边墙修缮开支的上报,开口道:“有时间去通知一下户部,工部,兵部,边墙的事情,陛下不同意一下子减这么多。”

  “按照洪武二十五年的基准,削减一半,此后沿用,不要再上这种奏疏,让陛下不开心了!”

  方世玉没有多想,直接下了死命令道。

  “殿下,可是边墙修的那么高,那么大,朝廷在边墙外养着十余万骑兵,意义何在啊。”

  景清对于削减边墙的开支,还是非常赞同的。因为朝廷真的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消减开支的了。

  钟山皇陵?那确实是一个耗资不菲的工程,但若是说十年前,停工消减开支,也就那么糊弄过去了,朱元璋又不是不懂得体恤民力民情的皇帝。

  但现在朱元璋眼看六十七岁了,还能活几年,没人敢推测,这个时候谁要敢说什么,消减皇陵的开支,那真的就是嫌弃朱元璋的刀不够锋利了。

  咱都要死的人了,马上就要住进去了,你现在告诉咱,这个那个的要咱削减皇陵的开支?那不是要他死了连个窝都没有嘛?

  当朝的许多官员,大多生在元至正二十年左右,那个时候朱元璋还在奋斗,关于朱元璋的奇闻趣事,自然是传的沸沸扬扬。

  譬如说,当初朱元璋年幼的时候,老朱家穷的连草席都没有,老朱的哥哥,爹娘饿死,连个下葬的地都没有

  朱元璋最初给藩王制定的俸禄那么高,无非就是穷怕了。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但是草原上的卫所不能裁撤,边墙不能荒废,先这样吧。”方世玉摆了摆手,颇有些心烦意乱的说着。

  这个时候,一道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