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2章 西征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潼关。

  郑芝龙率领的两镇六万西征大军到达潼关之下,《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是关中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控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汉军收复洛阳,平定河南,郑芝龙来迟一步,没赶上洛阳之战,一直心有不平。这次张山和蔡远的部队平洛之后,南下陕南,赴郧阳汉中商州等地平乱驻守,侧面威胁关中,并随时支援四川和关中两个战场。

  郑芝龙则率本部两镇兵马直趋潼关。

  “大帅,眼前就是潼关了。”参谋长在一边马上指着前方关隘道。

  “潼关确实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这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都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险要。”

  郑芝龙南人出身,家在福建,大半辈子都在海上争锋,对于这陆上战争,不算擅长,但也早听说过潼关对于关中的重要。尤其是眼下他们这支西征大军,要入关中,必先过潼关。

  “潼关有多少守军?”

  “七千!”情报参谋回道。

  郑芝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多少?”

  “七千人。”

  郑芝龙这下充满惊讶的再问了一句,“潼关守军只有七千?”

  “目前只有七千守军,还多是临时抽调组成的。另外我们得到情报,朱存极正亲自集结了一支兵马,大约有三万人,准备增援潼关。大约在三日后能抵达。”

  郑芝龙摇头,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陕西叛乱也不止一两天了,之前他们也没出兵增援洛阳。而洛阳被收复也都好久了,他们居然到现在都只还是七千人驻守着潼关。而实际上,潼关这七千守军,还有半数是最近新增援的。

  至于朱存极亲自率兵来援,倒有些勇气,可还得三天后到达,这也太慢了点。

  不过郑芝龙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有这个结果,其实也与锦衣卫之前策反朱存机有关。因为朱存机犹豫不决。因此既没增援洛阳,也一直没有做出有效的防御部署。直到朱存极弑兄夺位后,才赶紧抽调兵马增援潼关,甚至还亲自集结了一支兵马来援。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郑芝龙的六万大军已经在距潼关二十里外扎营,汉军的轻骑兵甚至已经游荡到了潼关关下,连郑芝龙都带着一群参谋军官们前来关前观察。”只要等重炮部队一到,我们凭着大炮立即能轰开潼关。杀进关内。七千守军,不足为惧。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