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2章 新科举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下,刘钧觉得很忧伤。

  这就好比用一群书呆子去指挥军队做战一样,一窍不通。只会乱拍脑袋,结果不吃败仗都不可能。

  刘钧的军队为何能战无不胜?抛开装备和训练不说。楚军从来不用外行指导内行是个关键。

  袁继咸也是科举出身的,他对于科举制度是很维护的,听说皇帝想要改革科举,很是担忧。

  看着他那忧心忡忡,欲言又止的样子,刘钧不由的摇头笑了笑。

  “元辅你了不必太担忧。我也很明白科举的重大意义,实行了千年的取士制度,一度改革,必然会触及无数人利益,尤其眼下还是多事之秋。不能一棒子把天下读书人都惹怒了。”

  天下的读书人有多少,怎么也有百万。

  若是把识字的都算上,估计得有千万。

  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寒门子弟,无数的人都在盯着科举这条路呢,千军万马都想要挤独木桥。

  刘钧若敢突然把这桥拆了,那真是引天下读书人众怒了。

  “朕也知道饭要一口口吃,但有些事情却得早做考虑谋划。这一次的科举还是照以往形式进行,但我也希望有些小小改革,算是探探路。不如就从取消八股策问,改为贴经墨义加策问如何?”刘钧问袁继咸。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各朝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

  隋文帝时仅有策问,隋炀帝时设十科。而到了唐朝时,考试科目也很多,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科,到了明代,则只设进士一科。

  但除了些特制科目外,不管明经也好进士科也好,考试的主要内容都是儒家经典。

  唐朝主要是墨义、口试、贴经、策问和诗赋等,到了宋朝主要考经义、策问、诗赋等。

  而到了明代时,便只剩下了经义一门了。

  所谓经义,便是围绕着四书五经中的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作地,那么经义便无所谓个人思想,考生都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

  这就跟考马列一样。

  墨义则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贴经则有如现代试卷的填空和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句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要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唯有策问还算有点实用价值,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者时事的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一般范围也较广,难道较大。

  贴经和墨义比较简单,经义较难,策问最有价值。

  “不用八股?”袁继咸真的很惊讶,八股是相当难的,无数读书人一辈子都在钻研这个制艺技能,有些人六七十岁,都考不上秀才。

  刘钧觉得这八股制艺,完全就是一种文字游戏,甚至不如诗词的价值,起码诗词是在创造新的诗词,代表着自己的思想。而八股文呢?纯粹的一个文字游戏而已。

  “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