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3章 圣旨到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在京师,他先收到了辽西大败的消息,但辽河大捷和楚军夺取辽阳的消息,皇上肯定没那么快知道。而且就算皇帝知道了这些消息,也未必就不会下达撤军的旨意。

  皇帝又不是什么统兵大将,对于作战他只是个门外汉,甚至就连他身边围绕的那一群大臣们,真正懂兵的也没有几个。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是宣大、山西总督升任的,倒是个能打仗的,但朝廷的情况是兵部尚书也得听内阁的,而内阁现在的六位大学士,尤其是周延儒和吴甡,都算不上是知兵。

  崇祯虽然说继位之初就想要提升武将的地位,但事实上到了现在,武将地位依然低下。尤其是在朝中,军国大事,说白了最终还是内阁的辅臣们说了算。

  况且,辽西之败,怕是已经让皇帝丧胆了。

  就算是刘钧,也根本想不到辽西自义州之败后,锦州、松山、杏山各城明军也败的这么快,这么惨。

  转眼间,辽西只剩下了宁远一城。

  可以说,大明在辽西还从没有如此惨过,天启之时都没有局势如此危险过。皇帝想要议和,确实不算稀奇,可刘钧不能苟同。

  大明虽辽西兵败,可还有辽东的胜利啊。

  尤其现在鞑子皇帝都死了,辽阳也失了,这个时候更应当集中兵马反击。只要明军不肯议和,不说立即反攻,哪怕是吴三桂带兵盯着辽西的清军,骚扰拖缓他们回返,也将让清军苦不堪言的。

  当初该议和的时候,崇祯却自信满满的调集天下各镇精兵入辽,耗费无数钱粮,结果最后却败的一败涂地。眼下正应当顶住的时候,崇祯却想议和了。

  “换我也会这么做。”范志完道,本来当初听到松锦大败的时候,他就坚决反对再北沈阳。现在听到皇帝的撤兵旨意,更仿佛松了一口气般。“督帅,沈阳城高墙坚,不比辽阳。而且沈阳城中兵马不少,豪格逃回沈阳之后,立即开始集结清军,几乎沈阳附近的青壮女真都被集结到了沈阳,六十以下,十四岁以上,凡能拿的动兵器的都集结起来了,甚至还有许多健壮的女真妇人,也都被集中起来。”

  “此外,女真人的包衣阿哈,那些汉人军户,也都被动员集结起来了,他们的数量可不少。”

  女真虽说只是满旗三百多个牛录,一牛录三百壮丁,但也仅是满人旗丁。满人一户人丁较多,而且他们还都拥有许多包衣奴才。平时每三丁才有一个披甲,而每次打仗,一牛录也不过是点二三十人出征,再带些包衣和汉军,再召蒙古八旗出战。

  因此,在后方,其实满人数量还是很多的。尤其满人就算不是披甲,其余旗人也都比较健壮凶猛,甚至连妇人都很多人骑马射箭。现在打到他们的老巢来了,这些人真要拼命,也是不能小瞧的。

  范志完最担心的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