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6章 两河轮战(五)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会如此愁苦了。”

  李小喜将信将疑的听着两位上峰的话,虽然心中还是老大不信,但既然上峰这么说了,便姑且听从安排就是。

  因为李小喜之前的准备比较充分,上党行营不用太过考虑通过长平故道的问题。在长平故道上,幽州旅已经占据了三处据点,由北向南依次是土门岭、长平村和寺庄。上党行营经过简单商议后,重新配置了兵力,重点放在最前沿的寺庄,将主力集中在中间的长平村。

  为此,寺庄方向配属了幽州旅前营和中营一千人,在长平配属了行营的四个战兵营和三个后勤都,以河东军东阳都负责石后堡——土门岭——长平村一线的通道,最后方的石后堡则转为粮台,由幽州旅后营驻守。

  经过调整,上党行营实际上已经前置到了长平村。单从这番布置来看,足见赵原平的攻击欲望有多强!

  四月中旬开始,进入河东的卢龙军上党行营在休整了五日之后,开始向上东山和高平地区的宣武军展开前期袭扰战。袭扰战以骑兵为主力,配属少量步卒,主要目标在于摸清丹朱岭南侧宣武控制区的敌军情况,总结敌军应变规律,了解敌军的战意和士气。

  经过七天的袭扰和查探,上党行营对当面宣武军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驻守高平的是宣武军侯言所部,兵力主要分布在上东山和高平县城,其中上东山约有三千人,山坡上的军寨内有六百人左右,山后山梁下的军寨内有两千余人。上党行营在沙盘上将前者标注为上东山前寨,后者标注为上东山后寨。

  高平城内的宣武军约在一万五千至两万人之间,上党行营估计,按照宣武军战兵、辅兵的配置,其中应当有五千左右战兵。根据河东方面安重诲的反馈,在丹朱岭东侧的桃山,还有一处军寨,其内驻有宣武军三千至五千人,这是用来抵挡壶关方向河东军的人马。

  因此,宣武军侯言所部的兵力部署基本上就非常清晰了,以高平为后盾,向前方丹朱岭的东西两侧延伸出两个防御支点,卡住南北通道。

  上党行营所面对的,就是上东山的三千宣武军,以及高平方面随时可能增援的兵力。但由于河东军壶关方向安重诲的牵制,高平方向能够用来支援上东山的兵力不会高于一万人,具体多少,还要看安重诲所部的牵制力度,但上党行营不予高估。

  原因无他,这次南向联合作战,河东军的主攻方向在晋州,主力都在向晋州集结,就连潞州李嗣源统帅的番汗内外马步军,也抽掉了一大半兵力支援晋州。留在潞州的河东军,统共只有五六千人,其中壶关安重诲所部,只有以五百横冲都为主力的千余人。以这点兵力而论,自保尚且困难,何况进攻?

  但赵原平和斡麻里仍旧想要进攻,他们的依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