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1章 怀远新思维(五)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已经到了秋天,在营州这个北方关外之地,早间和夜晚都开始感受到了凉意。原本耗费大量精力配发给士兵们的军服属于单层的夏季常服,再过一个多月就会显得单薄了。这个时代的藩镇军队,从来没有什么夏季和冬季军服的概念,从来就是一件而已,只不过条件好的一年可以换上一身,条件不好的,也许两年、三年都是那么一件。当年黄贼起兵的时候,连军服都没有,身着杂七杂八各种色泽和样式的布条,满眼望过去,除了手中持有兵刃外,与流民没有什么区别。

  就算是天下间装备最好的宣武军和河东军,到了冬天的时候,也没有可以御寒的统一军服,通常的解决方法是用各种布片在身上缠绕包裹,也因此而显得更加凌乱不堪。只不过河东军和宣武军的甲胄配备比较多,所以从大模样看,倒还显得有些严整气象。

  相反,在北方苦寒之地,因为大量牛羊的存在,冬天反而是北方胡人活跃之时,他们有充裕的条件将自己包裹在皮毛之中——就连脚上穿的都是皮制的长靴,然后骑上战马呼啸南下,抢掠一切看得见的东西。

  得益于占据了关外营州的大片草场,李诚中手中又有数以万计的牛羊,与这个时代的中原藩镇相比,他拥有更好的条件,可以为手中的士兵改善保暖条件,制作专门的冬季常服。

  经过营州军后勤处和长史府农业科、工业科及商贸科的联合磋商,按照李诚中“利于保暖、利于生产、利于穿戴、利于作战”的“四利”原则,营州军士兵冬季常服的样品被紧急制造出来,并呈送到了他的桌案前。

  这是一套不同于汉人衣冠的军服,甚至不同于这个时代所有的衣冠,这套衣服分为了上衣和长裤两个部分,上衣类似于带袖的胡人马褂,只到腰胯,长裤则将两腿分开,减去了外面臃肿的衬裙和兜裆,袖口和脚踝处都作了收紧处理。腰围处设计了皮带,用以提住长裤不至于脱落,同时兼具悬挂兵刃和配饰的功效。脚上是一双高至脚踝的皮靴,靴帮上穿了许多小孔,以皮绳穿入小孔,可以将靴子牢牢绑在脚上,顶替了扎绑腿的手续。

  军服的布料以双层麻布为主,内衬一层带毛的羊皮。羊皮是经过修整的,上面附着的羊毛也专门裁剪过一道,穿上去十分舒适。这已经是李诚中穿越之后即将迎来的第二个冬天,他也早就不会再犯当年那种到处寻找棉花的错误。这个时代中国大地上还没有棉花,就连汉字中也没有“棉”这个字,这时候人们所说的,是“绵”,即丝绵的绵,这种东西很贵,不可能全军士兵人人装备。

  这样的军服在大伙儿的眼里都比较怪异,但李诚中却看得舒心不已。不过虽然所有人都觉得很怪,却不得不承认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