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82章 朝野阻力(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_重生之日月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官府,而且还要上税!

  目的就是在于控制土地买卖,防止恶意兼并、欺瞒隐匿,非常严格,也很简单粗暴!

  举个例子,如果你家去年核查有十亩地,可今年一查,只有八亩了,这个时候官府就要追查那两亩地去了哪了?

  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在官府备案,如果没有,那交易就不作数!

  可实际上,这样的措施也就洪武年间执行得还算彻底,这主要得益于朱元璋狠厉的手段。

  最可怕的是,朱元璋连百姓地里要种什么,怎么种,都做了详细规定!

  当然,由于他往上数三代都是小老百姓,对此自然很有发言权,也确实很有作用!

  但到了建文时期,年轻的建文皇帝一心削藩,灭各地藩王,所以重用文官,哪顾得上这些?

  后来朱棣上位后,也控制了一下,但因为他又是修永乐大典、又是兴兵北伐、又是下西洋的,也没啥精力搞这些。

  仁宗皇帝呢,干了几十年太子,累得半死不活的总算上位了,结果刚上位还不到一年就下去见祖宗了!

  至于宣宗,朱瞻基往上数三代,那都是皇帝,从生下来就是含着金钥匙的,一切都是朝廷官员怎么报他怎么做决定。

  而到了朱祁镇这里,要不是有后世的记忆的话,朱祁镇还是会和历史上一样,成为大明众多皇帝中唯一一位在国家极盛时期被敌人俘虏的皇帝!

  历史上,忙着复辟的英宗皇帝自然也没有这个心思,甚至估计都不知道土地兼并是个啥,而且下面的官员也不会主动说出来。

  这个时候土地兼并、隐匿之风虽然严重,但还远远没有到动摇国本的地步。

  直到嘉靖时期,这个时候才是大明土地兼并、隐匿的全盛时期,而兼并的主要对象还不是平民百姓,而是各地的官田,整天将一干朝廷重臣玩弄于手心、热衷修道成仙的嘉靖药罐子也没什么闲心管这事儿。

  隆庆皇帝虽然心有余,可惜,当上皇帝没几年也下去见祖宗了!

  万历时期回光返照了一下,但随着张居正的逝世,万历皇帝一股脑的废除了张居正的所有改革,而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张居正为万历留下的财富从来都不是田地改革,而是全国各地办实事的文武官员!

  关键是,万历皇帝大肆贬谪张居正留下来的能臣宿将,还带头刮天下地皮,对朝廷的党争不管不顾!

  正巧地球这时候不小心得了重感冒,致使天灾频繁,各地不是洪灾就是干旱,简直就是民不聊生,各地士绅地主趁机大肆兼并普通百姓的田土。

  朝廷官员热衷于拉帮结派、争权夺利,外面,北方女真不老实,兵戈不断;内部又赈灾不力,使得社会矛盾急剧攀升,各地暴乱频发。

  这个时候,魏忠贤魏大公公出现了,虽然大明已经是风雨飘摇了,但大明朝廷文武官员在他的淫威下忙着保住小命,根本没时间勾心斗角,使得大明还能在北方吊打女真,狂踹南方反军!

  直到崇祯皇帝上位,干掉了魏大公公后,没有了魏公公这个‘天敌’的文官们,又开始作妖了!

  等崇祯皇帝发现朝廷的问题时,他已经无法再控制党争了,只能以撤换内阁大臣来处置,以期能够力挽狂澜!

  可事实证明,撤换内阁大臣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这个时候,南方各省已经乱了!

  关键是崇祯皇帝还对在外领军征战的大将生疑,将领累死累活的打赢了战争,没功劳就算了,被免职那都算轻的,搞不好还得下狱坐牢、杀头抄家!

  最后,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了,大明就此灭亡,虽然还有南京朝廷在苟延残喘,但依然深陷朋党和各种内斗之中!

  也就是说,不是政策的原因,政策是好的,而是掌权者和具体执行者的原因。

  只要人人为公,即便只是约法三章,也能稳定局势!

  但若人人为私,就是律例三万条,也没任何用!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