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前朝的剑(2200+)_我只是比较理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拷问,李毅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他以前孤儿院的院长,曾经就是一名专业的拷问师......

  拷问,是一种审讯的技巧。

  据说旧时代秩序突兀毁灭,新时代秩序重建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

  人人都在为恶,可是对于犯罪,却失去了强有力的执行机构进行界定。

  不过好在不同地区的人类陆续重建了高墙文明,初生的高墙文明对于犯罪的定义只有三个——

  第一,禁止无故剥夺生命,违反者同等反制。

  第二,禁止无故剥夺财产,违反者驱逐出高墙。

  第三,禁止无限制地剥夺自由,违反者剥夺其所有权利和财产,令其加入高墙建工队,至死方休。

  有了这三项犯罪禁令,高墙文明内的秩序没有原先那么混乱了。

  但是对于其他的行为什么是犯罪,到什么程度是犯罪,都没有一种细化。

  虽然有些高墙文明保留了旧时代的犯罪类的典籍和规则,但是旧时代的内容,并不一定适用于高墙文明。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界定犯罪。

  怎么界定?

  由谁界定?

  界定的标准是什么?

  于是乎......拷问师应运而生。

  在当时,想要成为拷问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拷问并等于迫害!

  按照现在的说法,当时的拷问师,是具备人类行为学、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刑法学、痕迹学之类知识的专业型人才。

  在面对恶性事件的时候,拷问师会将犯罪嫌疑人实施过的、无法界定是否为犯罪的行为进行采集,获取相关的痕迹与证据,进行辨认与还原,将该种行为同等施加在犯罪嫌疑人的身上,让他感受受害者相同的痛苦。

  在此过程中,拷问师观察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近距离分辨犯罪嫌疑人曾经实施过的行为,对受害者曾经的身体和心理施加的影响。

  在对该类行为施加的后果和影响进行综合性统计后,拷问师可决定是否将该种行为申报为犯罪行为。

  于此同时,拷问师还会在拷问的时候,同步询问犯罪嫌疑人是否还有其他恶行。

  同步采集。

  同步施加。

  同步判定。

  听最惨的哀嚎,做最冷静的判断。

  为了将拷问的效率提高,专业的拷问师们逐步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刑具,这些刑具有些是针对心理层面的施压,有些是针对肉体层面的刺激......

  在经过拷问师们不断的努力下,高墙文明对于犯罪行为判定日渐完善,秩序更加稳定。

  渐渐的,一种关于“人权”保护的呼声开始汇聚......

  拷问师利用拷问的权利对犯罪嫌疑人的施暴、牟利之类的黑料接连不断涌出......

  于是,拷问师这一职业,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被高墙文明当然地取缔了!

  孤儿院院长以前和李毅沟通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