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转变_工业之流光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人、烈士家属,这一点又体现出一定的人情味。

  这些后方的军属不稳,对于前线军队士气的打击终归不好,若是能够有机会帮一把衬,汪正国倒也不会介意,只可惜....

  “军工单位效益不好,这个我也知道,国家现在转型期间阵痛也是难免,不仅军队所属的军工单位,比如同为航空系统的蜀都420,那也是以前响当当地大厂子,到现在不也是大规模下岗裁员,大家都困难,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刚说完一句话,看对方想要抢着回答,汪正国赶紧摆手给对方示意先听自己说完。

  “就连我们蜀航一开始的时候也这样,后来是主动寻求产业转型,有航空工业部的直接认可、周边的蜀都所、蜀大等多方联合支持之下,才最终有今天这样子,但我们依旧有自己的困难,上头的婆婆也很多,他们现在都盯着蜀航赚的这点钱,现在我们压力同样不小,可以说这边做任何大的决策,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纯粹就是某人在胡扯,纵然蜀航和上面说的这些单位有些关系,但蜀航绝对不是被这些单位死死地管着,之所以说这么惨,无外乎就是说出来让对方知道蜀航背后所牵扯的利益是多方面,并不是轻易就能拿捏、解决。

  情况果然如同汪正国所预料那般,当透露出蜀航背后复杂地利益方之后,考察团也有些为难了,说到底他们只是军区后勤采购部门,手上的权柄并不大,平时做好自己分内工作就行,帮下属军工厂“牵线搭桥”,那前提是双方的背景简单,好处理。

  像蜀航这种牵扯到很多利益方的时候,他们自然是不太愿意给自己惹麻烦的。

  一开始也是看到军工单位名录中没有蜀航这号单位,以为最多算是蜀都所的民品部门在做这护目镜,这种单一背景的情况下,考虑到蜀都所以后要在蜀都混,肯定不会得罪军方的情况,可能最后事情也就成了,那里成想到这背后居然是一团乱麻。

  如果单纯只是为了让蜀航和军区下属军工厂合作,那么现在促成合作所将要付出的代价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合作成功之后他们采购人员个人所能得到的收益。

  同样再考虑到为了促成合作,中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沟通谈判,然后再等到军区下属的军工厂下线护目镜,那至少得要等两三个月的时间,这可耽误不起。

  前线战斗依旧没停,随时都有士兵伤残数据上报,而护目镜的事都已经提交军区大领导的办公桌,上面发话要这东西必须尽快配发前线部队,若是因为后方利益扯皮耽误大事,到时候固然蜀航有一定责任,但是军方的板子肯定是拍在自己一群人身上,那又何苦来哉。

  权衡利弊之后,综合考量的结果自然是放弃合作计划,这蜀航背后太复杂,完全不值得他们下大功夫,不如赶紧落实采购,这好歹也能算一份功绩,毕竟他们是第一个把护目镜引入军队,光是这一点就足矣。

  心里大致已经有了计较,但也不能马上就态度完全转变,还是再坚持争取一下:“真不能再考虑一下?这次护目镜走政府对越作战经费,不需要我们军区自己花钱,若是蜀航能够同我们指定的工厂合作,护目镜价格可以好说。”

  护目镜要装备前线作战部队,而前线作战部队的军需用度是直接从国家专门的账户拨款,这种不需要蜀都军区自己花钱的情况下,他们自然对装备的采购价不敏感,若是能够通过增加政府对战争的买单成本来交换,从而让蜀都军区下属军工厂获得同蜀航的合作机会,那肯定举双手赞成。

  总之就是一句话,你只要和我指定单位合作,那么生产的产品就可以高价购买,反正走国家财政拨款,又不需要蜀都军区自己承担。这种事在三十年后已经非常普遍,特别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采购项目,这都几乎已经成了公开的潜规则,汪正国对这种套路简直不要太熟悉,只是没想到现在居然用到自己头上,真荣幸!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