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六章传奇_工业之流光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资助的出国名额,也就是汪正国同王安博士捣鼓的王安研究生学院留学培养计划。

  就这样,这家伙才又跑到蜀都来找到基金会,愣是用他的传奇经历说服了汪正国。

  对这种有大毅力的人,汪正国虽然觉得不择手段想要出国的行为不太合适,但转念一想,时代就是这样,也没必苛求太多。

  抛开这家伙坚持要出国好与不好先不说,其实这也还算是一个人才,以后就算他不想回国发展,基金会旗下单位在国外的业务也会越来越多,于是就大笔一挥把这家伙安排到波士顿那边去留学。

  如今几年时间过去,波士顿那边的研究生学习计划是提前半毕业,让汪正国万万没想到,这家伙却又神奇地跑回国内来发展,一头扎进蓉城高新产业园,要做一位“创客”。

  要承认,像这种有着不屈不挠地内在精神品质的家伙,再加上本人还到波士顿王安研究生学院进行深造,对半导体电子产业也很熟悉,这种人天生就是白手起家的材料。

  果不其然,这家伙回到蓉城之后,一眼就看中天枢1所代表的数码相机产业,简单打听之后又靠着那股子厚脸皮劲头,拍出王安研究生学院的毕业证之后,成功打入只有国内各相机厂商大佬才有机会参加的研讨会。

  这位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在刚回蓉城的时候,就再次遇到了两年前把他加入到王安研究生学院留学名单当中的汪正国,多方交流之后,在得知这家伙的想法之后,汪正国心里立刻改变了他对这人的印象。

  按照这位所言,他大学最开始在帝都邮电,学的是无线电以及电子硬件专业,之后进入传媒大学,现在回国之后研究数码相机也算是对两所母校都有交代。

  “数码”二字意味着电子行业,这当然能和邮电大学扯上关系;“相机”是传媒行业吃饭的家伙,同样也算是为传媒学院做出了贡献。

  听听这说辞,还真是人才中的人才,这种人天生就是创业当老板的料。

  而共和国的相机产业要走向数码化,肯定不能完全指望那些公有制的国企,同样也不能把所有鸡蛋全部都压在蜀航光学身上。

  一位留学归来的海归人士,而且还是学半导体电子产业,又对数码相机感兴趣,那为什么就不能支持这家伙另外重启炉灶,相机这种东西在共和国向来都是划归在轻工业部分,它完全可以对私人开放。

  而海龟留学生归国创业,这光是听起来就感觉高大上了不少,如果他真能够在蓉城高新产业园闯出一番天地,这未尝不能算是蓉城高新区创业精神的体现。

  至于这人叫什么名字,汪正国倒是记得很清楚:唐俊!

  这是汪正国目前最看好的蓉城创业者,在他身上,几乎拥有半导体产业白手起家所需要的一切能力,或许在他手上,能够迅速发展出一家让人瞠目结舌的超级大怪物。

  从相机起家,这家伙又从事半导体电子产业,如果开发数码相机是作为广播传媒大学学生应该的,那他作为邮电大学的学生,是不是也要在通讯行业干出一番事业?

  毕竟蓉城这里,此时也已经成功铺下共和国第一条城际互联网。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