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购线(中)_工业之流光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条报废的生产线确实有必要找一个新的下家来处理掉,把它留在厂里也占地方,平时还得安排人查看和维护,占地方不说,还总是扰乱军心,索性就直接交给兄弟单位也好。”

  能够在国企单位靠着大开大合、直来直往的行事风格趟出一片天,这确实很少见,不过看这位说话细节之处,也还是很有艺术,倒算一大特色,也是难得清流一股。

  “廖书记所言有理,生产线留在厂里也没有太大的用处了,透光厂以后应当在军品方面深耕,现在123厂出口订单已经渐渐有了起色,没必要舍大抓小。”

  对于廖伟华来说,现在他身上已经有了军品路线的烙印,在123厂高层们看来,这位党委书记就是坚持工厂走军品路线的角色,算是保守派,而这也就限制了他以后要想再有发展,也只能在军品方面耕耘,现在汪正国所言也有道理。

  丁一博是厂里坚定的军转民派系,就勉强能算是改革派,而保守派的性质就注定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打击改革派,现在能有机会将镜片生产线这个军转民的核心彻底除掉,那就是必须要做的事。

  被汪正国之前一句话点燃了心中黑暗,廖伟华现在甚至有了更加进一步的想法,他一定要彻底将自己的竞争对手压下去,正好借这次生产线问题,可以一并解决。

  “听说之前你和丁一博签了一份镜片采购合约?而现在镜片并没有完全交付,对吧?”

  不明白为什么突然说到采购合约的事,实际上都知道这年头的采购合约,真心不具有后世那样的效力,甚至整个八十年代共和国法律都因为之前大革命而破坏,现在还处于努力恢复的状态,合约什么的,也就只是一个形式。

  更何况现在是因为军事需求要拆除镜片生产线,从而才导致镜片订单不能完成生产,这一点连汪正国自己都已经认了,难不成这位廖书记还其它的想法不成?

  仔细想想,好像这合约也不会对己方产生危害,倒也直接承认:“是有这样一份单简的采购订单,但合约只是简单地写了一下,可能现在也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吧?”

  确实,在汪正国看来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单就以他个人提出这个采购合约的事,人家透光厂直接鸟都不鸟他,毕竟军事订单的需求摆在那里,再加上这次军事订单还扯上外交,就更不可能因为小小的民品订单有所改变。

  但换一个角度,如果是透光厂在内部提出这个问题,甚至直接捅到123厂的高层去,这问题一下就变了味道,相对要引起的重视程度也大不一样。

  “这样,下午我就去总厂反应你的问题,既然大家都是兄弟单位,肯定也不能因为我们透光厂的出问题吃大亏,现在你们既然都已经把镜片问题摆出来,也提出可以采取由你们接手镜片生产线的方式来解决生产的问题,那我肯定会帮你把问题向上反映,并且积极争取,明白?”

  看看,有能力的人始终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三两句话就找到了借口,摆明这是要支持汪正国把镜片生产线弄走,果然再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突破,所言非虚啊!

  或许觉得还有什么没说到点子上,想想之后又补上一句:“你们的资金现在够用不?如果不够的话,我可以帮你们尽量把这批报废设备价格压低一些,或者采取更灵活的付款方式。”

  廖伟华清楚地知道,这批设备价格上压得越低,就证明当时丁一博军转民决策有多失败,甚至想要以远低于设备本身废铁价出售都有可能,只要一口咬死这都是因为丁一博当时草率接订单所造成,自然所有的锅都由丁一博来背。

  这样一来,透光厂这位丁厂长可能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了,以后要是没有大机缘,就只能冷板凳一直坐到退休,毕竟是因为他的决策才导致了厂里固定资产流失。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