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飞跃_工业之流光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虽然已经交付使用多年,但它依旧在一线光学测控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很明显,之前某人所猜测光机所这套弹道相机已经退出现役是错误的,明明人家还是服役中,而且老当益壮!

  “那真是再好不过,那我想请问,研究所还需要预研下一代弹道相机没有?如果有的话,我或许可以提供些建议与合作,从而做出一款颠覆传统的新产品,保证在性能上能够有巨大地飞跃。”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不能浪费在无意义的闲聊上面,汪正国直接说明来意,他就是要打算和光机所联合研制下一代弹道相机,现在需要看姜总工是什么看法。

  要说这数码相机和传统胶卷相机之间的差距确实很大,在性能上的突破,用“飞跃”一词来形容绝对不为过,放在弹道相机领域,从胶卷到数码时代的转变,更是天壤之别。

  光机所的具体工程项目,实际都是国家立项之后才开始,国家没有正式提出要更新弹道相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研制,这并不符合弹道相机此类设备的研制规律。

  不过话又说回来,提前进行预研准备工作倒是可行,也只有把基本功做好之后,下一次要上马研制的时候才能迅速拿出合格的产品,免得被其它兄弟单位抢走自己碗里的肉。

  共和国从事精密光学设备研制的单位可不少,分别是东北的常春光机所,西北的长安光机所,西南的蜀都光机所、东南的魔都光机所,都是些实力不俗的单位,但凡是稍不注意,就要被其它同行把自家饭碗抢走。

  出于强烈地危机感,对汪正国提出的“性能飞越”,姜总工很感兴趣:“说说看,如何实现你所谓的巨大飞跃,如果没猜错的话,你甚至还不知道我们光机所DX-190弹道相机的性能参数,为何就这么有信心?”

  确实不知道参数,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人就不敢夸下海口,传统胶卷相机再好也不可能和数码相机比,这是铁律。

  “确实,我不清楚它的性能如何,但我知道它是胶卷相机,现在所要提出的是基于CMOS光学传感器来完成数码弹道相机的开发,它所带来的优点可以弥补现有胶卷弹道相机的很多不足。”

  190弹道相机的缺点很明显,首先是胶片相机固有缺陷:想出结果,必须要有冲洗、判读等过程。

  而采用数码相机模式就完全不一样,这东西可以直接以数字信号方式显示在电脑上面,相关数据在电脑上通过专门的软件分析,还可以得出更详细、全面的结果,这是传统弹道相机绝对做不到的地方。

  数据结果的输出方式和分析,这是弹道相机的巨大变革,而在弹道相机对使用环境的要求方面,采用CMOS传感器的数码弹道相机还可以有更优异的环境适应性。

  不同于胶卷弹道相机采用重复曝光方式来获取弹道轨迹,数码相机采用逐帧测量,此举将实现弹道相机的全天候工作。

  以往的胶卷弹道相机因为重复曝光设计,在测量时,背景光能量需要不断累加,所以就只能在暗背景下工作,通常而言,都只能是在晚上摸黑进行弹道轨迹测试,此举带来极大不便。

  而数码弹道相机的逐帧测量则完全可以适应白天的强光背景,这一方面是方便了测试,另外也为那些只能在白天进行弹道测试的需求提供了可能。

  前两种优点已经可以满足汪正国说的飞跃式进步,但和最后一点优势比起来,它们就显得不是太重要。

  对数码弹道相机所配套的软件进行深度开发,传统弹道相机只能测试单目标轨迹的问题将彻底解决,这使得弹道测试工作能够一举进入到多目标时代。

  多管火箭炮、近防系统这些连发武器的测试中,不同炮弹(子弹)发射之后弹道轨迹互相影响问题,终于可以有具体的图像数据做支撑,“有针对性地改进”,这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