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惊天内幕_执掌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

  “御史大人,京仓里黑幕重重,下官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才冲动之下给您塞了那张纸条。”吕大成端坐在那里,脸上阴晴不定了一阵儿,随后苦笑着说道,他听说了李青云单骑进京送诏书的事情,知道李青云不是等闲之辈,故而不敢隐瞒。

  “吃吧,凉了就没味道了,咱们边吃边聊。”李青云见吕大成没有动筷子的意思,于是笑着向他说道,“把你知道的事情都讲出来,你放心,本御史只想知道实情,绝对不会为难你。”

  吕大成闻言顿时轻松了许多,说实话李青云并不像他以前见到的那些上官一样,在下属面前官威十足。

  很快,李青云就从吕大成那里得知了不少关于京仓的内幕消息。

  按照吕大成的说法,他所任职的富新仓每年就会把大批的优质米菽以霉变品处理掉,另外,在购进新米菽的时候通常会低等品充当高等品。

  很显然,富新仓的仓场监督没有能力办成这件事情,因为购买和变卖米菽由京通仓主事负责,各大仓场监督只不过是负责执行而已。

  由此一来就不难推断,倒卖米菽的事情不单单发生在富新仓,十三大京仓和三大通州仓肯定也都有涉及。

  永乐帝设立京通仓,除了供应京师皇族、官员和军队的需求,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作为战略储备。

  京通仓的官员们如此倒卖米菽,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还破坏了大明的战略储备。

  除此之外,京通仓的另外一个捞钱的大项是食盐,京通仓的官员利用自身的便利,从盐道衙门开出多余的盐引来倒卖,先把食盐运到通州的码头,然后再装船或者装车转运走,占居了北直隶八府二州的市场,进而从中谋取暴利。

  虽然吕大成职位有些低,没有接触到很深的内幕,不过有一点他可以肯定,京通仓绝对有两本帐,一本是用来应付朝廷的检查,另外一本是来进行内幕交易。

  因为在他负责的仓库内就有不少优质米粮就被标成了霉变品,而且账面上显示的就是霉变品,每当仓库接收新粮的时候,那批霉变品就会被处理掉。

  由于京通仓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陈粮要被淘汰,所以据吕大成的估算,每年光这一项就至少就有二十万银子的进项。

  如果再加上食盐的倒卖,那么一年下来京通仓的官员最起码也能捞个五六十万两,实在是匪夷所思。

  李青云还真的没有想到京通仓里面竟然有如此大的猫腻,要知道这可是在天子的脚下,那些人竟然干出这种龌龊的事情,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难道他们就不怕掉脑袋?

  “记住,今天晚上你没有见过我,不要将晚上的事情告诉任何人。”离开雅间的时候,李青云神情严肃地叮嘱了吕大成一句。

  京通仓的事情比他想象的要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