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九千岁[重生] 第126节_九千岁[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马匹与马车,殷承璟确实有可能已经乘船离开,但也有可能是故布疑阵误导他们,实则往别的方向去了。

  “顺着河道往下一个渡口追查的人可回来了?”

  千户道:“应当快要遣人回来报信了。”

  薛恕垂首瞧着地上的马蹄印,眉头缓缓皱起来。来的路上他刻意留意过地上马蹄印,一开始马蹄印多而密集,显然人数不少。之后逐渐往不同的岔路分流。只剩下马车与十来匹马。

  由此可以猜测到殷承璟的确往渡口来了。

  但数量却不对。

  根据番役抓到的乱党所招,殷承璟在宫外藏了五千私兵。

  但从现场痕迹来看,从农庄出来与殷承璟汇合的人马,至多也就数百人罢了。若是还有兵马分散藏在别处,贺山那边不该没有反应。几千兵马不算多,但就算分散开来,也仍旧是十分打眼的势力。

  沿途州府得了信加强盘查,这些兵马进不了城,就更难以掩饰行踪了。

  但贺山那边却半点消息也没有。

  有点不太对劲。

  “招供的乱党在何处?”薛恕问。

  “关押在诏狱当中。”

  乱党远在京中,在审讯一遍是不成了,薛恕只能一面派人去给贺山传信,一面带兵往下一个渡口赶去。

  好在半路上就碰上了回来报信的番子。

  “可查到了踪迹?”

  番子摇头:“我们追到了下一个渡口,却去迟了一步,船上的乘客早已经离开,盘问船家,船家说确实有那么一行人乘船,但到了渡口就下船离开了,至于去了何处并不清楚。我们的人往附近城镇搜索,却并未发现踪迹。”

  “昨日清晨共有三艘渡船曾在漷县渡口停靠,都盘查过了?”

  “都查过了,说法都差不离。”

  薛恕闻言却是眼神一利:“说法差不离?”

  番子愣了下,点头道是。

  “漷县渡口虽然不大,但因水路便利且沿途太平,不少小型渡船都愿意由此走。每日来此乘船的小商贩亦有不少,可谓鱼龙混杂。殷承璟若要掩藏行踪必会乔装打扮低调行事,这些船家每日里不知道要见多少人,如何就偏偏都记住了他们?”

  而且还不只是载人的船家记得,就连一同停靠渡口的另两个船家也记得。

  这只能说明有人教他们这么说,或者干脆这几个船家就是他人所扮,故意在此等着他,好提供错误的信息扰乱他的判断。

  这不太像殷承璟的行事。

  殷承璟既已经冒了这么大的险单独行事,身边还带着一个姚氏,恐怕是孤注一掷指望着以最快速度顺水路南下广东,只要他动作够快,就算朝廷反应过来了,也追不上他。等到了沿海地界鱼龙混杂,他就更好藏身了。所以根本没必要在渡口上浪费精力和人手。

  如果不是殷承璟的安排,那会是谁?

  薛恕将可能人选过了一遍,最后锁定了殷慈光。

  如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