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二十六章 学府风波_御极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名,这群人连个文章都写不好,凭什么就能获得功名,不服!绝对的不服!

  “你是什么人?”一个监生问道。

  “老夫孙承宗。”

  孙承宗?帝师啊,监生们没见过但都听说过,皇上的老师极有可能是未来的首辅,谁心里没数,这下子都安静了许多,没人再敢喧闹,但监生们都“呼啦”围了上来,祈求孙承宗将监生们的联名折上表皇帝,言及他们对这些学子的看法,说什么孔孟之道才是治国之本,乃是千古国学,亘古未变,泰西之学不过蛮邦技艺之学,应当弃之。

  孙承宗不亏是老练的政治家,他没有直言皇上重视“西洋之学”,而是绕开话题宽慰监生,又向他们保证将联名折上奏皇帝,请他们耐心静待,先让学生们进去,此事从长计议。孙承宗苦口婆心相劝,废了足足两个时辰的口舌,自己都累的口干舌燥,学生们也有的累的端坐在地上休息。

  监生们终于被孙承宗说服,打开大门放了他们进去,但仍如敌雔,互不待见。

  一个下午就浪费在劝架上了。进入国子监,整出一块地方,未来得及收拾,孙承宗和徐光启就开始考察学生,学生们不知其意,但也没有多问。徐光启主要考察学生关于算学方面的知识,从中挑出二十七人,然后宣布换上的旨意。当学生们听到圣旨内容,选中的这二十七人都兴高采烈,没选中的都懊恼不已,早知道就好好学算学了。徐光启对没选上的学生好言相劝,日后学业有成必会重用。

  这次选试一直到深夜,学生们毫无困倦之意,孙承宗和徐光启倒是累的不行,一整天没时间吃饭只喝水,早已饿的两眼昏花。

  经过这次选试,更是激起了学生们学习“西洋学”的热潮。

  翌日,孙承宗和徐光启无精打采,困意浓浓,但仍早早的进宫面圣。

  朱由校也已起身,刚穿好衣服,就有人来报他说他们俩在殿外请求觐见。朱由校命他们俩在西暖阁召见。

  朱由校看到他们俩一脸的倦意,还以为他们身体不舒服,关心的询问,才知道他们俩昨天挑选学生到深夜。

  这引起了他的怀疑,挑选学生怎么会用这么长时间,再深问下去,才知道昨天国子监发生的事。

  朱由校听到后双眉紧皱了起来。

  在这个时代推行“新学”的确会受到巨大的阻力,首先就是这些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士子们,他们将是最大的阻力。这些士子掌握了社会的舆论和思想主流,他们手中的笔有时候比刀更厉害,如何做到平衡成了摆在朱由校面前最大的难题。

  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了。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