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五百二十章:教化之功_明朝败家子方继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世界。

  王广心里情绪高涨,他面带红光,激动万分的道:“陛下,这些……都是臣上任以来,搜罗来的诸多文章,都是自太祖高皇帝以来,所有的经义八股范文,朝廷这数十场科举,但凡是登科的八股,臣费尽心思,想了无数种办法,统统搜罗抄录了来,陛下请看……”

  他随手取出一个抄本,送至弘治皇帝面前。

  弘治皇帝打开第一页,便见了熟悉的八股题和破题字眼,之乎者也,密密麻麻。

  “陛下啊……臣搜罗这些,便是让治下的读书人,借去,让他们自己进行抄录,这满屋子的文章,统统都是八股经义集大成者,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臣便想,若是能熟读八股三千篇,这科举考试,岂在话下?”

  王广激动的嘴皮子颤抖,看着自己的心血,眼眶竟是不禁湿润。

  这些年,自己可是将心思都扑在了这上头,这才有了庐州府的文风鼎盛,有了庐州府的教化之功,现在,陛下亲来,自己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了。

  王广心里很骄傲,这些书籍可不是谁都有的,很多都是自己花心思搜罗来的。

  因此他也没注意弘治皇帝的表情,而是依旧滔滔不绝的炫耀着,就好像在细说珍贵的宝物。

  “正因为如此,臣的教化,在天下各州府,堪称冠绝天下,还有这几部八股范文,这些统统都是臣挑选出来的大作,都是臣亲手抄录的,臣在抄录时,感受到文中的精妙扑面而来……”

  弘治皇帝突然道:“这些八股文……若卿家都在搜罗和抄录,岂不是没有其他事可干了?”

  突然这么一个疑问,让王广一下子愣住了。

  他看着弘治皇帝,像泼了一盆凉水,嘴皮子哆嗦了一下,随即才道:“陛下,教化,乃是重中之重的事,只要教化成了,那么无为而治……自然一切都可……水到渠成。施……施政之要,重在人心,人心之要,重在教化,教化之要,首在言传身教,陛下……这……这……”

  弘治皇帝看着王广,格外认真的问道:“那么……这几年来,入学读书者,有几何?”

  “这……这……”

  王广自然说不出来,支吾了半天也没个具体的数目。

  弘治皇帝道:“既然重在教化,那么这仁义之学,理应深入人心才是,若是人人知书达理,才是大治之世,这……对吗?”

  “对,对。”

  “可庐州府上下,能识文断字,知晓仁义者,又有几人?”

  “这……”王广一时竟答不出来,他道:“庐州府现在有进士……”

  弘治皇帝失望的摇头:“朕想知道的是,在这里,有多少人入学,有多少人,能学的仁义廉耻,是十之一二,还是百之三四?”

  王广有点懵了,嘴角微微抽了抽。

  陛下这个问题,他听不明白啊。

  这和教化有关系吗?

  教化的事,是读书人的事。

  怎么和寻常的百姓,有什么关系了?

  难道平常百姓也得读书?

  一时王广不知如何是好了,他竟是踟蹰起来,答不上来,脸微微红了,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