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6章江北局势_将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林青的话之后,赵显微微一愣。

  根据他所知道的零星信息来看,十年前大约是陈静之连同赵睿一起,设局把赵长恭逼到了一个要么交权要么造反的墙角,最后赵长恭洒然放权,跑到了肃州府安居。

  对于这件事情,赵显算是半个局外人,所以他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看待。

  从赵长恭的角度来看,他一生为了启国南征北战,并且从他做事的态度上来看,他毫无谋反之心,最多就是对赵睿这个侄儿略有不敬而已。

  而赵睿飞鸟未尽,就把赵长恭这把良弓逼到肃州深藏,并且大力打压肃王一系的武将,的确做的不太地道。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不蠢的,或者说合格的皇帝,都不会愿意把自己的皇位和身家性命寄托在他人的慈悲心上。

  皇位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掌握在旁人的心里。

  你赵长恭公忠体国,赤胆忠心,但是你儿子呢?再往后说一说,你孙子呢?

  人心啊,总有一天是会变的。

  十万肃王卫一日不散,赵睿的皇位就一日不稳,就要看赵长恭脸色做事,他不能寄希望于赵长恭一系万世忠勇。

  这就是古代权力斗争最尖锐的地方,君权的排他性太强了,但凡一切试图与它争斗的力量,都会受到君权的强烈反扑,不死不休。

  最后要么挑战者被君权吞噬,要么挑战者成为新君,这种冲突可以缓冲,但不会消弥,始终要分出生死,没有任何转寰的余地。

  所以赵睿宁愿拼着被赵长恭打进临安城的风险赌一把,也不愿意在龙椅上战战兢兢的过一辈子。

  万幸的是他赌赢了。

  他没有杀赵长恭,而是让赵长恭安享晚年,已经是赵睿的仁慈。

  当然,不排除是因为赵长恭在军方威望太重,赵睿不敢动手。

  可是十年前年仅二十五岁的赵睿,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子嗣会单薄至斯,到现在他不得不把守护赵家嫡系的希望寄托在赵显身上。

  赵显蹲下身子,伏在林青耳边,轻声说道:“林叔叔,时过境迁了,人心是会变的,皇帝的心也是会变的。”

  “人心不总是变坏,也是会变好的。”

  林青皱了皱眉头,刚想说些什么,赵睿对着他轻轻摇头,示意关于皇帝的谈话到此为止。

  年仅十八岁的征北大将军重新坐回帅位,轻轻咳嗽了几声。

  “诸位,本将军受皇命,来领江宁军伺机伐齐,如今前线军事如何?”

  林青勉强放下心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抱拳道:“回大将军,我江宁军已经奉命在长江边上寻衅多日,始终不见北齐有任何反应。”

  赵睿点了点头:“江北的探子有什么情报?北齐的淮军动了没有?”

  淮军,就是北齐在淮河与长江之间驻扎的军队,整编也在四五万人左右,这淮军一直与江宁军隔江对望,平日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