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240章 基佬摸我小手_他,改变了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40章基佬摸我小手

  实际上送土豆给李承乾装逼,是李毅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土豆这东西李毅在皇宫里种早晚要露馅,而且自己每天费心费力的打理这些土豆,实在是太累了,这东西放李毅这里真的没用,只有送给李二才有用,土豆对李毅来说,也就是好吃的东西而已,对于大唐百姓们来说却很可能是救命的东西了,放到李二那边去,能够用国家的力量进行试点研究,然后推广观察,能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李毅拿着土豆也就能做个土豆烧肉吃吃了。

  而且送土豆这件事情,太子李承乾也确实最为合适,以太子李承乾的名义送上去的东西,必然会受到李二的重视,李毅既能让李承乾对自己放心,又能让李二最快速度接受土豆,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看上去李毅似乎是损失了一个战略级宝物,但实际上,受益的还是李毅,连带受益的还有大唐帝国,大唐的全体百姓,李毅作为皇族,只要大唐帝国昌盛,百姓们吃饱穿暖,李毅的地位就不会有多大的动摇。

  自己拿着土豆不松手能干嘛?找李二换钱花?怀璧其罪了解下。

  土豆终于要送出手可以造福大唐百姓了,李毅还是很开心的,这东西放在自己这里,总担心着下一代种出来是不是就要萎缩退化了,会不会全部生病凋零等等,现在准备送出去了,就是李承乾李二他们该烦心的事情了。

  反倒是巴结李承乾的想法在这个时候冲淡了不少。

  李毅抱着土豆和自己写的育种方法,注意事项等等的小本子,就来到了东宫宫门通训门的门口了。

  值守宫门外的金吾卫是认识李毅的,但是东宫有东宫的规矩,就算是皇子也是不能随意出入的,让李毅在通训门外稍等,那边待在门口的太监就赶紧去找李承乾汇报了。

  这时候虽然临近除夕,但是东宫之中还是很忙的。唐朝时候东宫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当然按照惯例承袭了隋制,首先是东宫名字的由来,因为地处太极宫以东,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青宫”;国储所居,故又曰“储宫”,当然了,大家还是习惯性的叫做东宫,字面文书上,东宫,储宫两字并用,都并无错误。

  在制度方面,大体来说,可分三大部分:太子师、傅、保三太三少,左右春坊、詹事府;以及三寺、诸监和太子左右卫、诸率府。这三部分设置在职能上基本是比照天子之三公、诸省及诸寺、监、台、衙府而来的,简单来说,就是东宫有一套完整的小朝廷。

  唐朝时东宫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太子监国,即太子代理国政。当皇帝因某种原因(巡行、疾病、政变等)暂时不能或不能亲自主持政务时,便下一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