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 草原第一战(下)_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中之地刀客早就融汇百家,不少人出门在外都有一手刀术绝活。

  赵铭也是偶然摸到了这样一具尸,发现这人在骑马对拼时,几乎就鲜有遇到敌手。

  这门刀术对时机的把握,和马匹惯性,腰腹运用到了极致,动作简单干脆。

  不过对方最终死在了两拨刀匪厮杀之中。

  赵铭却是不知道,他这门刀术,却是再过数年赫赫有名的马家军核心战法。

  马家军首领,早期有两支,西北宁夏人士,也分青马和宁马。

  这两支军队作战都格外凶悍血腥。

  别人当上高级将领有的是靠着关系靠着钱财开路,这两位都是真刀真枪杀出来的。

  从一方地方豪强成为号称青海王的大帅,其实力不可谓不强。

  其马家军的蹬里拖刀战术也是和东洋人进行过数次硬仗,并且对其进行过重创。

  其中沉肩坠肘是关键性动作,在向前冲锋之时,骑兵的重心往往会被压得很低,这会手中的刀,也会被压到马蹬的高度。

  只要不过早抬高刀身盲目蓄力,压低重心反而使骑兵更容易躲过敌人射出的子弹。

  总体来说,核心就是身体向前,手臂寻一个关键时刻抬高蓄力,借助与对方交汇时,宛如汽车刹车的惯性,身形不可抑制的向前压,向下俯冲。

  旋即将一切惯性,力道传导至刀头,如此劈砍下的刀势,宛如千斤石碾砸下,管你是不是戴着钢盔还是什么,都得被砸的脑袋发懵。

  血肉之躯更是连皮带骨头都得敲碎,说是斩不如说敲,砸!

  而解决了第一人,赵铭的手腕微微侧旋,刀锋在外旋向下拖拽,再即将抵达第二人跟前时,顺势又是往上一把,一坠,刀势下落。

  锵!

  这是一个年轻人,反应倒是格外迅速,预判到赵铭的出手可能更快,竟是反应极快的往上撩拨一挡。

  伴随着一声脆响,刀刃从中断裂,刀头再度砸了在肩胛骨上。

  嘭!

  一声闷响,剧烈的疼痛好似直冲脑髓。

  年轻人右肩一塌,整个人也是侧斜。

  对此赵铭管都不带管的,过了这人继续重复上一套动作,继续划出一个外旋。

  手臂手腕是过掉人的同时自然而然摆动,借助马速在蓄力。

  蹬里拖刀战法,第一刀是关键,但随后进入短近距离的冲锋搏杀更为擅长。

  几乎是融合了一部分北方武术理论和古代拖刀计的思路完成的短刀马上刀术。

  大刀的拖刀斩更适合斩敌酋,高手对弈时,大刀拖刀蓄力只要技巧足够精妙,对方必死。

  但短刀不行,重量不够,长度不够借助的惯性自然也不够,但速度足够快,蹬里拖刀就是适应于短刀的连环短蓄力拖刀术。

  而那刚刚那名年轻汉子因为疼痛持刀的手臂已经是无力耷拉下垂,与后续镇嵩军的马匹相撞之下,有心拽住缰绳稳住身形,但还是因为疼痛跌落马下。

  这一落马必死!

  马蹄踩踏之下,骨骼的脆响发出,那年轻人闷哼都来不及就被踩了个稀烂。

  厮杀还在继续,赵铭在斩敌,镇嵩军同样不逊色。

  这些敌骑骑射或许远超赵铭一行人,但论刀术,镇嵩军还真不逊色多少。

  里面不乏一些大刀会的成员,这些人本就是极其擅长刀法的。

  再加上弟兄们从刘大帅时期就逐渐融汇在一起,相互之间可没少讨论过刀术,相互学习。

  进入陕省更是有两三年,他们就算没学过关中刀术,这看多了照猫画虎这对拼多了也积攒了十分深厚的刀术技艺。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