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3章_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几个人,李想国也无心看书,干脆直接把东西收拾起来。

  提着马灯先给锅里添上水,灶底加上点儿煤球开始烧炕。

  自己则提了马灯去了后边儿。

  照例检查一圈儿,他也进到屋里,关门上闩才进到空间里面。

  不过他也没接着去种花生,先去看了眼一直泡在盆子里的皂荚。

  泡在盆子里的皂角荚全都泡得饱满,更加胀大了几分。

  也不知道这空间原理是啥,反正这皂荚泡在水里,倒是觉得水也多了一丝柔滑的感觉,但是却只有一点点的淡黄色,依旧看上去清澈。

  完全不像外界,皂荚这样植物碱和单宁含量高的东西泡在水里,时间长了以后,这些成分溶解出来,然后被氧化就会让水变成棕黄色。

  如果加热,反应更加剧烈和充分,浓度高了甚至会使得这水都变成深棕色。

  李想国也怀疑之所以仅有这么点儿颜色,恐怕还是之前在外界氧化的结果。

  不过他也懒得去深究。

  伸手拎起来一根皂荚检查了下,入手已经有些绵软了。

  倒也不怎么费力就把果皮给撕开了,露出里面一颗颗指甲大小的棕褐色种子。

  将种子全取出来,拿着在空间靠边儿的地方用棍子扒了几个小坑,把种子一颗颗放进去,培上五六厘米的土。

  再照例在边上插了个标签就没在去管它了,反正等着发芽出来再移栽就行了。

  就是不清楚这能出几棵苗了。

  之后李想国再去把花生种下去,也就出了空间。

  临睡的半梦半醒中,还听到院子里有人走动,隐约间似乎还伴着女人的抽噎声。

  应该是许家夫妇回来了。

  这样想着,李想国又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钟,王湘过来了。

  两个人骑着车子,穿过秦老胡同和交道口南大街,一直向东去了细管胡同的五中。

  实际上,这个时期东四大街上有两个细管胡同。

  他们今天要去的这个是北新桥的细管胡同。

  这条胡同李想国上辈子也有印象。

  这里除了有他们要去的五中,似乎《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也曾经在这条胡同里住过。

  另一条细管胡同在南边儿,因为那条胡同北边窄南边宽,胡同里居民平时进出一般是走难免的什锦花园胡同,为了跟上面那条胡同区分“什锦花园细管胡同”,实际上这条胡同本来的名字叫戏馆胡同,一直到民国以后才改名叫细管胡同。

  到后世的时候,可能是为了跟北边儿那细管胡同区分,又被改名叫小细管胡同。

  那边儿也曾经住过一个名人。

  是跟伍连德一同奔赴东北抗击鼠疫,后于山东桑园牺牲在防疫第一线,现代生物制品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科学家俞树棻。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位当年去江城感染COVID-19的四九城王姓专家。

  不由让人唏嘘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