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0章 江南有什么好_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好呀。

  她有许久都不曾听见帐内的笑声了。

  也不知怎么,竟也跟着暗暗舒了一口气。

  公子许瞻不过是低低笑了一声,但小七依旧能从那一众将军谋士的笑声里,一下子便寻了出来,辨了个分明。

  那低笑,也是压抑的低笑,含着数不尽的思虑,和化不开的愁苦。

  便是这样的笑声,小七也有许久都不曾听过了。

  有多久了呢,大约是从谢玉雨里刺杀时起,就再也没有了。

  这一阵子,他必定也是十分的辛苦。

  小七拢袖立在帐外,就似火烧青瓦楼后,她也时常立在兰台正堂的廊下一样。

  听着他们高谈阔语,议论风生,就如听他们谈起如何料理那一老一小的羌王一般。

  有人说,“魏国地方八千里,带甲数十万,自古就是膏腴之地,粟积为丘山。而楚国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粟积饶多。唯燕国山寒水冷,土地瘠薄。大王雄霸天下,与诸国交战多年,岂会不早做准备?”

  是了,粮草储备的问题,自周代起就尤为看重。

  《逸周书》中就有“有十年之积者王,有五年之积者霸,无一年之积者亡”的说法。

  周亡之后,天下四分五裂,诸侯并起,兵连祸接,粮草储备更成了左右战局胜负的关键。

  又有人说,“八月洪灾淹的不过是北地的黍稷,我燕国各地的粮仓不下十座,小些的积粮二万石,最大的积粮有十万石,楚人以为烧了乌石的粮草,就能一举摧毁我军,真是笑掉了我等的大牙!”

  是了,《礼记·王制》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因而早在燕庄王时就已开始储粮备荒,以丰补歉了。

  为管理粮仓,还专门设置了仓人和廪人,掌管国家的粮食储备,以赈灾备荒,安民固本,单是小七便听过蓟城就有“治粟内史”这一职位。

  何况公子的四月新政,大大促进了燕国经济的发展,加之又与魏国互市五谷粮草,极大地充盈了国库粮仓。

  又听那东郭将军大笑起来,“待公子的十七万大军一到,与海上的人马前后夹击,必将楚军打得屁滚尿流!人仰马翻!任是什么大泽君,什么楚襄王,都得是公子的

  手下败将!”

  帐中诸人皆俯仰大笑。

  又有人道,“魏楚这两块肥肉,迟早尽收公子囊中!”

  是了,一个中原产粮大国,膏腴千里,一个南地鱼米之乡,天府之土,燕国征伐多年,图的不就是魏楚那丰沃的土地吗?

  她记得燕庄王十六年十月底的那个大清早,就在雪岭驿站客舍的廊下,她问起周延年来,“将军看雪山的时候会想什么呢?”

  “末将会想,这就是燕国的疆土,可那么大的一片疆土,是住不了人的。”

  “燕国有多少这样的雪山?”

  “十之有三。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