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8章 出征_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起陆九卿来,不,早就不是燕人陆九卿了,如今成了楚人牧临渊,不知去了哪里,到了何处,可还活着。

  她也想起章德公主来,如今的章德公主又在哪里呢?她孤身一人,心灰意冷,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里,可还好好地活着啊?

  她还想起了哑婆子来,想起去岁也是这样冷的时候,就在这同一块石阶上,哑婆子就跪坐一旁给她搓手捂耳,把她冻僵的双臂膝头揉搓得暖暖和和的。

  而今哑婆子又去了哪里呢?槿娘尚还知道去处,哑婆子却连个音讯都没有了。

  在这兵戈扰攘风雨如晦的世道,一个人匿迹销声实在太过于容易了,昨日还活生生与你一同说笑的人,也许不几日就能看见她的骸骨。

  不,也许是几日,也是要数年,也许你这辈子都再也听不见她的一点儿消息,这辈子也都见不到她的骸骨了。

  小七在心里祈祷着,但愿这正处于多事之秋的燕国,但愿这风雨中飘摇的燕国,能尽快地平稳下来。也但愿这动荡不安的世道,能早日立国安邦,建个承平盛世,休牛放马。(休牛放马,将牛马放牧,停止军用。比喻天下太平,停止战争)

  有人递来一张薄毯,小七抬头望去,是她的朋友,那兰台魁梧的将军裴孝廉。

  小七心头一暖,用那薄毯紧紧地罩住脑袋,掩紧身子。

  她想,小七,你是多么幸运的人呐!

  哪怕处于绝地,也始终有人在陪着你,护着你,在默默地守着你。

  不管光明到来之前有多么阴冷黑暗,你也该坚信,你就像那七月的松果,旦要浸透了水,就能把那四五分裂的心再一次凝聚在一起。

  因为始终都

  有人在做那个手持松果为你浸水的人。

  但愿你永不辜负,不辜负每一次身处暗夜之中不见光明时候的温情。

  可这温情太多,有大表哥的,有章德的,有裴孝廉的,有槿娘的,有哑婆子的,有周延年的。

  但也有公子许瞻和谢玉的。

  她就似活在一张蛛网之中,受过许多人的恩惠,也与许多人缠夹不清。有那么多的“仁”,那么多的“义”,要对得起其中一人,便要对不起旁人,因而每每痛苦自责,不知所措。

  她不禁想,但若自己是个薄情寡义的人,是个木石心肠的人,那便好了。

  而如今的姚小七到底再不能活得似魏昭平三年前那样简单痛快了,再也不能了。

  天亮之前,公子的中军大帐连发四道诏令。

  一道密诏星夜发往乌石一带,密令各郡作速措办粮草,就地起兵千人星夜兼程往前线押送粮草辎重。

  一道军令千里加急直达平陵大营,令大将军栗辛高垒深沟,据城死守,扼楚人咽喉使其不能北犯。

  一道军令发往魏燕边境,命戍边部队坚壁清野,扼守关隘,使魏人不敢东进。

  (坚壁清野,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指对付敌人入侵的一种作战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一道军令发回蓟城,命中军大司马效力死守蓟城,密令虎贲中郎将驻守燕宫,非死不得擅离职守。

  大营之内,秣马脂车,裹粮坐甲。(秣马脂车,即喂饱马,给战车涂好油脂;裹粮坐甲,即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均指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安顿好了前朝后宫,已是天光大亮。

  燕庄王十七年八月三十日,暮秋,燕国大公子许瞻集结精兵二十万,战马十万匹,起兵伐楚。

  营中号角吹响,马蹄声动,第一路援军两万人当先奔出蓟城大营,千里加急,引兵救应平陵城。

  第二路八千精兵由水路出发,自海上乘船南下,由吴越之地弃船登岸,自背后包抄楚军。

  十七万大军浩浩荡荡,连络四十余里,旌旗节钺,十分严整。

  许字大纛与黑龙旗沿着驿道长长排开,遮天蔽日,不见首尾,在八月底的北地秋风中猎猎作响。

  马嘶旗动,奔腾如潮,踏得尘土飞扬,泥浆四溅。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