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3章 等我,很快_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窗外的雨一滴一滴地下,一滴一滴地打在人的心头。

  小七借着烛光看章德,那日渐憔悴的面孔看起来又有了几分好气色。

  章德公主来的时候,谢玉极少进屋,大多时候不过立在门外催上一句“公主该走了”,这回却留她一起吃了茶。

  他说,“公主与兰台大不一样。”

  是了,一母所生,性情却大相径庭。

  一人生性多疑,专制暴虐。

  一人娴淑敦厚,温婉纯良。

  章德公主垂眸静默良久,“大泽君与哥哥和魏公子,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人。”

  是了,就连龙生九子,都各有不同,这世间又有什么人是完全一样的呢?

  北地狼王极权霸道,魏国赤狐温润高华,南国剑客似鸥鹭忘机。(鸥鹭忘机,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但有一处,同出一辙,不谋而合。

  此三公侯,都是于家为国要撑天柱地,负重致远的人。都是肩负道义,壮怀激烈的人。

  孟子尝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人与家国,原本便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在这样的世道里,旦夕之间便是覆地翻天,社稷为墟,没有人能无拘无碍地活着。

  亡国灭种,灭的不是一人一家一姓,是战乱,是灾荒,是大疫,是十室九空,白骨露野,血海尸山。

  但你说这南国的剑客就是一个逍遥物外旷达不羁的人吗?

  不,就连这南国的剑客,也仍旧要潜伏在蓟城之中,也仍旧要以大泽君的身份南征北战,蹈节死义。

  因而谁要图天下,谁要起征战,谁要张挞伐,谁又由得了自己。

  他们为的是自己的国家,故此无人就定是罪恶昭彰。

  (出自《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又见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九回:“如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连绵的夜雨愈发衬得室内静默,烛花摇影,在三人脸上映出了斑驳陆离的光色,一个个的俱是神情凝重,忧心如酲。

  谢玉问她,“公主每夜如何出宫?”

  “是有宫人偷偷送我出来,才出宫门,我们就分开了。是从小照看我的老丈,不会出事。”(在先秦到魏晋的文献中,丈人是对老人的尊称,并非指岳父)

  谢玉又问,“公主可见过魏使?”

  章德公主黯然一笑,“白日母亲的人看得紧,是不许我见魏使的。”

  继而一叹,“母亲气坏了,她一直守在兰台,没有回宫,这么多年,几乎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事。”

  小七见章德黯然垂着眸子,便知她仍旧心中介怀。

  想来也是,“下堂妇”这样的话从生她养她的母亲口中说出来,就好似万剑穿了心,怎不使她痛心伤臆。

  小七握紧她的手,温声宽慰道,“千万不要伤心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