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纷纷射杀五单于!_至圣先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国家安宁和平,就算战死沙场,也侠骨留香。儿也要仿效少年英侠,驰骋疆场,去平定安史之乱。”

  爹娘大惊,拼命拉住,苦苦哀求。

  各地各州、各家各户,几乎都有热血少年,在杜预镇国诗词的激励下,奋不顾身、投身军旅、热血参军的。

  各地官府原本空空如也、门可罗雀的征兵之处,突然车水马龙,少年们排起漫漫长队,争相踊跃,参军报国。

  而即使那些正在与叛军激战、对峙的军民,也在这首【少年行】激励下,士气大振,奋不顾身向叛军发动冲锋、决死一战。

  杜预才气纵横,拉弓搭箭:“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一个人能以双手拉开雕有图画的铁弓,虽然有千重万重、千万人、层层包围的胡蛮骑兵,但在我眼中却像身处无人之地一样,可以长驱直入、杀得七进七出。

  杜预此时置于孤危险恶、险象环生、身陷重围的情势之中。周围虏骑千重,敌人/大军压境,形成包围之势,众敌酋倾巢出动,来势汹汹,企图以优势兵力取胜。而杜预以“一身”对“千重”之敌,陷入了重重包围,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且能擒贼先擒王,将凶蛮剽悍的安禄山一箭射中,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

  在滁州战场上,在百万滁州人心中,杜预早已成为孤胆英雄,勇冠三军、战功卓著。

  杜预诗词惊人,少年英侠、英武矫健,伴随着“擘两雕弧”,他渐渐力大无穷,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

  杜预拉开了一张金色大弓箭,正是以诗词才气形成的雕弧,上面是一张饰有雕画的良弓,瞄准安禄山!

  才气,惊人。

  安禄山心中顿时浮现出一抹极其危险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他在北狄生活多年、时时刻刻过着朝不保夕、刀头舔血的生活,锤炼出来对危险敏锐感知。

  他六岁的时候,为了讨生活,被迫深入大漠,去掏一窝狼崽子换取几个馕,却在回来路上一头撞上了那对公狼母狼。

  黑暗中,四只绿油油狼目,死死盯着才六岁的安禄山,呲牙咧嘴,凶相毕露。

  多少年了,安禄山从未再体会过如此致命的危险。

  但面对杜预的弓箭,安禄山汗毛倒竖。

  哪怕杜预只是孤身一人,安禄山却身在万军从中,前呼后拥,无数随从护卫,却在这一刻,他感到无比孤寂、孤独,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杜预和安禄山,两人而已。

  杜预沉声道:“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他骑着神驹,“偏坐金鞍”,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而“调白/羽”,则是善于在运动中瞄准目标,箭无虚发。

  少年侠客,艺高胆大,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却愈能表现侠客无所畏惧的大英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