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3章 延庆_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身后的五军营将士,阎应元出发前的慷慨激昂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疑惑。

  就凭这些人能收复宣府吗

  用老弱病残形容他们确实有点过分,但用精锐二字用在这些人身上绝对超标。

  一个个面有菜色,身形虽不是枯槁,却也不是精壮。

  好在武器盔甲齐全,从远处看也能吓人一跳。

  “报”五军营为数不多的探马从远处疾驰而来,他来到阎应元和姜应奎面前,拱手道。

  “回禀两位大人,镇守居庸关的定西伯唐通正在关外率兵迎候”

  阎应元没有任何犹豫:“通知所有人,加快行军天黑前必须到达居庸关,否则全都得睡地上”

  随着军令逐级下达,队伍行军速度快了很多。

  终于,在太阳落山前来到居庸关下。

  “阎应元见过定西伯”阎应元坐在马上,向唐通施礼。

  唐通回礼后带着他们往关隘内,边走边问:“阎巡抚是陛下眼前的红人啊可以用扶摇直上来形容了”

  阎应元用眼角余光观察着唐通的表情,不出意外,什么也没看出来。

  大家都是老狐狸,城府一个比一个深,不会轻易表现内心的想法。

  略加思索后阎应元打定了主意。

  来之前王承恩对他说过,唐通这人胆子很小,花花肠子多。

  领兵打仗这么多年虽然输多败少,但很少因为怯战和失地而获罪。

  在明军众多将领之中也算是一个“奇才”

  居庸关是京师通往宣府的必经之路,后续的商队都得从这里走而且他们此行只带了五天的口粮,如果不想断了粮草,必须与唐通打好关系。

  其实阎应元想多了,以李邦华兵部尚书和内阁首辅的身份,他组建的商队别说唐通了,就是吴三桂都不敢阻拦。

  想清楚这些,阎应元摇头苦笑,自嘲道:“唐大人莫要说笑了,这份差事根本没人要。恰巧我在守城时立了功,陛下知道此事后询问我的想法,我立功心切才抢了这份苦差事。”

  “五千老弱病残收复宣府,难啊”

  唐通向身后的五军营将士扫了一眼,强忍着心中的笑意安抚道:“流贼已经兵退大同了,只要你们大军一到,顷刻间就将宣府收入囊中,这功劳等于白捡”

  “哦”阎应元抓住时机忙问:“流贼退兵的消息准确吗”

  唐通嘿嘿一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阎应元秒懂:唐通想分一杯羹。

  首先军功代表银子,莫说唐通,就是整个大明都没有一个不爱银子的人。

  其次,唐通急需一份功劳。

  李自成攻打居庸关时,他只坚持守几天就兵退北京。

  回到京师后被那帮文官弹劾惨了。

  虽然皇帝没有降罪,但他自知理亏,所以想用一份额外的功劳掩盖之前的过错。

  阎应元分析出原因后立刻拱手施礼:“如果顺利收复宣府,我将一半的功劳记载唐大人身上。”八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