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四章:他没有给滔滔留下任何只言片语_宋宫之梦啼春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棵活了几十岁的大槐树,枝叶如华盖般,遮天蔽日。[燃^文^书库][www].[774][buy].[]它迎着风窸窣摇晃,将阳光分成斑驳的碎片,像琉璃似的,洒在人身上。发黄的枯叶零落满地,一踩上去,就碎碎作响。

  待四殿下走了,滔滔取下簪子放回盒中,又摆弄许久,才半眯着眼遥遥往天际望去。只见一群群的飞鸟在金碧辉煌的勾檐兽口上盘旋,叽叽喳喳的,似欢鸣,又似哀泣。

  不经然间,已是夏末。

  赵曙站在花园角门后,他望着滔滔在树下走来走去,她的衣衫也不知用的是什么料子,满身的阳光倾洒在上面,像是能折出流彩似的,晕染着一层淡淡的、若有若无的华光。她脸上的笑意还未褪去,将四殿下送给她的玉簪子紧紧揣在怀里,抬头想着心事。

  上堂的钟声传了三遍,伺候的宫婢上前道:“高娘子,您该去学堂了。”

  滔滔像是恍然惊悟过来,环顾四望,唯垂花门处有两个低头静立如木墩般的小内侍,再无旁人。她在原地来回踱步,许久才朝宫婢道:“你在这里候着,若见了十三殿下,就说我先去上课了,有话回头再说。”

  宫婢应着,将书袋交予滔滔,立在槐树底下,屏声静气,连头也不敢乱抬。

  皇上今日并未讲学,将参与拣选的世子全部召入福宁殿。赵曙不敢多问,忙回寝殿换了身裘袍,随着他的兄弟王亲一起来到大殿。他没有官阶,也从未参与过朝政,此时突被宣见,甚为惶恐。好在有内侍在旁侧悉心引导,倒也没有错漏。

  四殿下立在最首,离皇位最近。另一处则立着诸位大臣,因圣驾未至,就有人交头接耳,叽里咕噜轻声说着话。亦有大臣行至四殿下身侧,神情严肃,低语说着什么。约过了半柱香时辰,有内侍尖声道:“皇上驾到。”

  赵曙连忙行大礼,跪了下去,与旁人齐声道:“皇上万福。”

  世子们站成三排,赵曙在最末,连官家的袍角都见不着。也没人说话,见前面有人起身,他也跟着站起。官家端坐于皇位,略带沉重道:“泰州府尹上奏说,长江洪水泛滥,泰州大雨不止,在城里官道上竟可划船,百姓房屋多损,良田被淹。众卿可又妙策?”

  吕相往前行一步,从列队中站出,道:“臣以为,朝廷应立刻派钦差往泰州等地开仓赈济,抚慰民心。”

  虽不算妙策,但正是官家所想。赵祯道:“朕也有此意。”顿了顿,望着垂首侍立的世子们,道:“可有人愿意去泰州的?”

  若是在平日,赵宗辅当会主动向皇帝请缨,可偏是在拣选太子的关键档口,若是他此时离开汴京,还不知形势如何发展。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多语,都低头望着脚尖,一副恨不得立刻缩进乌龟壳中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