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尾声二:料得年年肠断处_宋宫之梦啼春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是先帝最小的公主,皇帝哥哥常常摸着我的头,露出哀伤的神情,道:“可怜的丫头,连父皇的模样也记不得。[燃^文^书库][www].[774][buy].[]”是的,就在我满周岁那年,父皇驾崩了。

  不似前朝,兄弟姐妹出自不同的妃嫔。我有四个皇兄,三个皇姊,全是出自母后。他们都有自己府邸,皆住在宫外。只有我,因年纪幼小,还伴在母后膝下。自我懂事起,就未曾见母后笑过。皇帝哥哥谨小慎微,朝中诸事皆会请示母后。母后垂帘听政,每日都有处置不完的事情。她不是在福宁殿与朝臣论事,就是亲自出宫巡视水利。从小我就知道,母后一个喷嚏,就能惊动整个大宋朝。

  所以,母后从不生病,在人前总是精神矍铄,严厉决断。连胡言乱语惯了的丞相王安石,在母后跟前也是毕恭毕敬,连大气都不敢出。偶得闲空,她也从不起乐饮酒,只是搬了藤椅坐在慈元殿的庭院中,看天喝茶。

  慈元殿本该是皇后嫂嫂住的宫殿,可母后却不肯搬走。

  我十五岁那年,刚择了驸马,过完年就要出嫁。天降大雪,母后将我叫进慈元殿的暖阁里,她正在用膳,三脚铁锅里的汤汁煮得翻滚沸腾,滋滋滋的响。屋中很静,有一股淡淡青梅的味道悠悠回转,母后微醉,问:“八娘,你今年十四了吧!”

  我恭谨的立在她身侧伺候酒菜,轻轻道:“是的,母后。”人们都说,父母总是最心疼最小的稚女,可母后完全不是这样,她一点也不喜欢我。有时候,走在宫街上,我的肩舆撞见她的仪仗,即便我屈身上前请安,她也只是微微颔首,然后匆匆而去。旁的时候,除了请安,她也从不主动宣召我。

  殿中烧着地龙,暖如深春,母后忽而命人推开窗户,寒风裹着鹅毛大雪猛然一扑,我禁不住冷得直打颤,正要劝慰一句,却听母后自言自语道:“十四年了。”她嘴角似乎含着笑,又像是要哭了,手里的青梅酒停在唇边,半响都一动不动。

  落衣姑姑从帘外进来,朝宫婢扬扬脸,示意将窗户关上,她笑道:“太后娘娘,天寒地冻,扑了风可不好。”如今,也只有落衣姑姑敢在母后面前说“不”。母后似恍然回神,嗯了一声,将杯中青梅酒一饮而尽,什么也没说,低沉道:“你回去吧。”

  我不敢多言,躬身退下。

  次日,母后忽然传话给我,让我陪她出宫。宫里的人都知道,每年冬天,太后娘娘总要腾出十天半月的功夫出宫养身子,除了落衣姑姑,什么人都不带。我不知道她要带我去哪里,她也从不许人说。暖轿并未行多久,才至朱雀门外,便停了轿。

  后来,我才知道,那座宅子,是父皇未登基时的潜邸,母后初嫁时住的地方。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